滇池的游船,算是弥补了2000年与它擦肩而过的遗憾。今天,身临其境,重读大观楼之上清人孙髯翁所撰180字长联,让我既亲见其阔大,也晓知其沧桑……
石林,则是重游。
那年的石林游览,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它的主景区,亦即龙云(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题刻“石林”的“石林胜境”。景点开放期间,那里总是人头攒动、众多游客争相打卡之地。我的一张旧日“石林”存照,一位不知何方神圣的中年女性兀然闯入与我同框,便是绝佳的明证。
现在呈现在游客眼前的“石林”二字,其实并不是龙云的亲笔手书。这两字碑隶,实际上是选自碑帖镌刻而成的。
而曾经的龙云题刻,已经毁于人为。那是一个让人血脉偾张、精神扭曲的年代里所发生的无数荒唐事件之一。为遮掩丑陋与浅薄,或是日后的尴尬,毁损之处,随后被涂上白色。但是,在其后的年月里,那涂抹上去的色彩,欲盖却终究而弥彰,它犹如一块永久之疮疤,始终与岩石自身所固有的深黛、浅灰格格不入而深深地烙印在众多游人心里,直至今日。只是有的人为了追求画面的完美,选择性地将它排除在镜头之外。
正式建园于1931年的石林,约在3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成为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种荣誉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千钧一发”、“极狭通人”、“象距石台”、“幽兰深谷”、“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而“望峰亭”则是欣赏“林海”的最佳之处。
这些,真是得益于地质年代变迁中的某一时段,海平面的相对稳定,大片裸露在外的峰石,经海水的不断侵蚀,终于而成今日之奇异形态。
还记得,当年在“剑峰池”前曾欲一探断剑之谜,奈何人流如潮,未能于清澈明亮池水之间,尽赏天光云影、群峰秀色。
善解人意的讲解员,闻此,特意带着我们绕至其后,让我“横看”之余,又能“侧看”,于是,20多年来未解的悬挂,终于落了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