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员三十六条忌——(二十七)忌不思不算

(2008-10-30 22:41:32)
标签:

杂谈

运动员三十六条忌——(二十七)忌不思不算

 

  在训练比赛中出现的巧事、怪球,要去追逐、捕捉、分析、扶植,为己所用。我的反手快拨、快攻是看了孙梅英反手一板失误了的球而受到了启发的,从而学习、掌握、运用、发展。又如1959年初,我和李富荣训练,他那稳健的推挡,对我来说简直是攻不破的长城。有一个球我发大力连攻几板,他全推了回来,最后一板,体力不支,我把球由上往下臂撩过去,我自以为这个球没有威力了,可是这个球李富荣推挡反而下网了。他对我说:“发力攻我倒不一定难对付,最后这个球很别扭,是下旋。”这个由巧由怪的现象和他的体会提醒了我。这个攻球有别与其他球的地方在于,击球时是摩擦了球的中下部,从而在性能上出现了反常的怪,而收到了奇效。

  有些教练员、运动员训练中重苦不重巧,出现了巧事看不到,甚至墨守成规的斥之为胡闹;不去研究、捕捉这些怪和巧的现象,也就无法创新技术。有的人怕运用怪球挫伤了同伴练球的舒服性,舍弃不用了。种种原因把巧事放了过去,一个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巧怪之现象是从不放过的。要研究,探索其价值的。所以,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智者,薄待那些不去思索的人。

  在训练与比赛中要自觉地运用数学计算法来促进训练比赛的科学性。我们打球和数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运动员都愿意自己的击球动作敏捷,快而有力,要想如愿以偿,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后来指导训练。如正手攻球,一个大动作的完成,球拍的运行距离约要4尺或更多的距离,时间约需半秒,攻完后的还原,时间和距离都要加倍。而一个小动作需要1尺或2尺的挥动距离,所需时间仅1/4秒。通过这样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在快攻中求得快,攻球的动作宜小不宜大。又如:训练左右两边快速摆动的击球,球拍运行线路也是要计算的,运用“走内线法”是依据,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而不采用“走外线法”,是因为任何三角形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在步法快速起动的训练中,我们强调前脚掌着地,多用蹬跳步,注意运用步法的加速与制动,而尽量少采用迈、移、挪全脚着地的方法,这也是通过数学计算的,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着的物体同样加速,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总之,运用数学方法指导我们的训练,也为我们的训练提供了计算、运算的工具,兵书云:“多算胜,少算不胜”,同时,精确的运算可以排除错误的干扰,反应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主要矛盾与各种矛盾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更新原理的产生给乒乓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在我们训练、比赛的实践中也会感受到,时刻进行计算着的人,眼睛是有光泽的,也是不太好对付的选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