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三十六条忌——(二十五)忌守成训练
(2008-10-14 20:06:22)
标签:
杂谈 |
运动员三十六条忌——(二十五)忌守成训练
历史在前进,技术在发展,为了使技术不断地更新、丰富、发展,还要和守成的东西做斗争,因此要经常采取自我批判的方法在训练上,否定一些、淘汰一些、改正一些、探索一些。
1959年,梁焯辉指导要我练习运用小臂击球的功夫,为此,我把大臂夹了起来,练了一段之后,我觉得前臂比过去用的多了、好了。但夹起了大臂势必显得正手攻球照顾的范围小了。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又把大臂放开了一些,但是又出现了一个习惯性的多余动作,即前臂攻球饶圈,开始一阶段我并没有意识到饶圈动作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只是在训练中感到正手打回头时,有些来不及。我就仔细的观察李富荣、胡道本的正手打回头,这时才发现他们的正手攻球动作不饶圈,打回头的动作很小,手腕发力甚至多于小臂,因此速度上来得及,我才悟到巧与笨的差异。从此我在训练中尽力摒弃大动作饶圈的错误动作,然而这个技术动作,从我发现到解决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了。
如何去发现这些错误的东西呢?一方面要靠教练的正确指导,要从同伴们的议论中去发现问题,更要从实践训练中观察和体会、寻找障碍前进的技术矛盾。比如,动作大,力量大,进攻威力也大,这是无可非议,因此掌握这样的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这种动作的运用,只能是在主动权在自己一边时,去发动进攻,而被动挨打时,又怎么办?必须要用打回头的技术才能转被动为主动,但这个技术动作需要的时间极短,动作幅度很小,还得有一定的回击力量。这个客观矛盾就要求必须要改变原来的动作结构和造型,这个改进是充实,是提高。孙子兵法云:“轻松而有余地则实也”。打回头时动作幅度大,又忙又乱又来不及,必然是不轻松,饶圈动作延长了击球的时间,轻松的余地就没有了,来不及也是必然的。不妨用数学计算一下,就会更清楚: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饶圈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多距离,因此多余的饶圈动作是自找苦吃。因此,从我多年的战斗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运动员如果不经常地在技术、战术、艺术处理上进行自我批判的舍取,而是守成不变,必然为乒乓潮流淘汰。所以在训练发展上要时刻记住,凡利必兴、凡害必除,任何改正都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