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三十六条忌——(二)情绪忌波而贵恒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运动员胜了以后情绪很高,说话也眉飞色舞、趾高气扬;如果输了球,在场上就发脾气、噘嘴红脸、怨天尤人,甚至哭鼻子。胜固可喜,败固该思,但也不应太失态。这是行与表,而实质上是一个内在的认识问题:训练的好,比赛胜利了,这是任务完成得好,是革命事业的胜利,也是集体的胜利,但他却认为单纯是个人的胜利。而当遇到挫折失败时,想到的既不是事业的损失,也不是如何卷土重来,而是领导还重视我吗?还让我出国吗?我还能当主力队员吗……?这样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情绪怎能不忽高忽低、忽起忽落呢?要克服这种思想,就要把球场当作改变自己主观世界的战场,顺境时要和自己过不去,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逆境时看到光明的一面,同时更要和自己过不去,暗下苦功夫,而不是明发脾气,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和树立内心深处压倒一切的气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泰然处之,这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很重要的品质和情操。此外还有一种倾向,即打了败仗和自己过得去,自我原谅、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对自己不加约束,这实质上是心理和意志、毅力上的倒退,关键时刻依然是银样镴枪头。
对我们运动员来说,要有赢得起输得起的气量,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素养和风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