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2013-08-05 20:40:37)
标签:

转载

    “盂兰盆“会在中国还在举办,但民间的盂兰盆活动已荡然无存,中国人已经不知盂兰盆为何物。当今谈及“盂兰盆节”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的节日。看到的是日本人穿上浴衣走在街头,在公园集聚处搭上舞台冒着淋漓大汗跳着单调的舞。尤其是对刚出国的留学生或不知道国内文化根底的年轻人,不理解,疑惑或者知之甚少。

实际上这盂兰盆节是华夏的节日,日本盂兰盆节只不过是孑遗而已。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56)“御盆(Obon)”与“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

    在中国“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它的另一叫法即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关门关”就是这个来历吧。“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