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颁奖

(2013-09-09 18:43:39)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颁奖
获奖者名单、评委名单附后

    本报讯  9月8日下午,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颁奖典礼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江苏省文明办主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范小青,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王飞,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蓓佳,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副主席叶兆言、储福金,副巡视员、创研室主任汪政,《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曹巧兰,省内外著名作家、批评家阎晶明、白烨、宁小龄、邱华栋、徐坤、杨学光、徐则臣、马小淘、刘颋、王明生、丁帆、徐兴无、姚松、吕效平、吴俊、董晓、王彬彬、毕飞宇、舒晋瑜、何晶以及获奖作者和媒体记者、南京大学学生200多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获得者名单

 

    王威廉、甫跃辉、陆蓓容、袁绍姗、岳雯、温方伊、吴佳骏、曹永、李晁、杨康、莫小闲、朱强、刘涛、西楠、冬筱、文珍、费滢、周申、刘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评委名单

 

     李敬泽、施战军、曹文轩、白烨、吴义勤、阎晶明、范小青、汪政、张燕玲、丁帆、梁鸿鹰

 

授奖词

    获得者 吴佳骏:吴佳骏少年成名,曾获得冰心散文奖。他的散文书写底层微寒的人和事,以严酷的笔触冷峻观察世态炎凉,在青春的犹疑与摇摆不定中艰难定位着自己的世界观。

 

链接:

    评奖将展现我国文学的繁荣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是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文学大奖。旨在以鼓励有梦想、有精神追求的作家为目的,把目光锁定在那些艺术地探索精神处境、人性状态以及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作家作品上,并以此与大众熟知的“青春文学”区别开来。首届评选作品征集从去年1月进行到今年6月底,历时一年半时间。评奖的项目有长篇、中篇、短篇、诗歌、散文、非虚构、文学评论及其他文体等八种,每个项目评选出一到三个获奖者。旨在从全国范围内发掘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展示年轻一辈的创作实力。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坦言,此次评选抓住了极佳的时机。他说,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即将于今年9月在全国召开。在此之前举办的此次评选也是青创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会取得全国的关注。

 

   通过评奖发掘新一代未来文学巨匠

  评奖的作者年纪限定在1982年1月以后出生,无疑是提供给8090后作家一个优良的平台。施战军引用茅盾在《人民文学》杂志创刊时写下的宗旨——“我们要挖掘群众当中的新生力量(新作家)”。施战军认为,《人民文学》刊物不仅要重视主推名家作品,更要注重新作家的发掘。纵观创刊以来的60余年历程,《人民文学》中走出过宗璞、王蒙、铁凝、迟子建等文学界闻名遐迩的名家,施战军笑言:“他们是那个年代的人民文学之星,当时都很年轻,慢慢成为了名作家。60年以后,我们设立这次评选,能够在新的世纪里,聚拢新的文学人才,展现出我国文学优秀作家层出不穷、欣欣向荣的面貌。”

  “评选过程准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与文学创作有关的平面媒体,比如刊物还有些文学网站、出版社推荐作品,然后就进入初评阶段,在七月二十五日进行中评。”他透露,第一轮进入初评阶段的作品是12进6,再6进3,3个作品最终有一个是获奖者,其余两个是提名奖。八个奖项里面有五项设置提名奖。

 

  诗歌竞争激烈散文创作以“娘子军”为主

  邱华栋告诉记者,据统计,全国涉足诗歌写作的有500多万人,其中有200多万是8090的年轻一辈。本届评选竞争比较激烈的是中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全国能写中短篇小说的青年作家较多,诗歌特别活跃,在博客、微博上以及民间刊物上创作诗歌的年轻人非常多,诗歌这一块评选起来相对来说很困难。”他说。除了诗歌竞争激烈外,其次大热的就是散文,评选过程中,邱华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散文创作以“娘子军”为主力,很多青年女作家在散文创作这一块相较于男作家见长。而这次散文初选中的12个入围作家中,有10个都是女作家。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颁奖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颁奖

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颁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