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岩》二期出来了,终于松了口气。之前,一直忙于校对、看清样、跑印刷厂,只因把杂志弄得完美一些,为作者,为读者,也为自己。这期就散文而言,于坚、朱以撒的文章,是我看重的力作,我曾私下和他们有过交流,钦佩他们对文学的坚守,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二、给车前子打电话,均不在家。第一次他去了杭州,第二次被一个画家朋友,叫到乡下小住。接电话的是他夫人。在时下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少有人,能像车前子一样,将日子过得自在和舒坦。心灵的自由,使他的思想也自由。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作家——鲍尔吉原野。原野跟车前子,生活状态很相似,无羁,潇洒。每次给他通话,都能让你发出会心的微笑,原野是个幽默的男人,他的幽默是智慧的体现。
三、卞毓方先生,寄来他新写的一部书稿,所写都是些文化名人的童年往事,很有趣,让人窥见名人光环背后的影迹,以及所成长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人格的塑造。像杨绛、钱学森、季羡林等。几年前,跟卞先生有一面之缘,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当时,记得他和林非、王宗仁、韩小惠一起参加的会议,还作了一场有关散文创作的报告。卞先生的散文,让人看到深厚的学养的浸润,可谓厚积薄发。
四、近来,一直在琢磨写几篇文章,酝酿了很久,均未动笔,总觉得思考不成熟。现在的想法,跟过去,有所不同。过去是重数量,混脸熟,现在更看重质量,写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可写的东西,能够感动自己,并使内心平静的东西。
该去的,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该来的,如煦风,沐了万物,点点红。自是暖水春江露华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