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彭建德 右:吴佳骏)
近日,清理邮箱,发现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我与彭建德的合影。
照片摄于2005年夏,地点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大足石刻景区入口。那时,建德还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一边画画,一边写文章。
建德当时住在重庆黄桷坪(四川美院)坎下,一个窄小的出租屋里。满屋子乱糟糟的,堆放的除了画画用的颜料,以及他创作的画、书法作品外,其余全是书。
我曾在他的那间“私人密室”里,住过几天。白天,我们谈文学,谈艺术;晚上,就去饭馆喝酒,到书吧聊天。直到夜深人静时,我们才回到他的住处。望着窗外茫茫夜色,睡意全无。于是,接着聊天,交流心得。
建德很勤奋,无论是写作,还是画画。那段时间,他写了大量散文,那些文章,后来都在《散文》上发表了。比如他的《祖母》、《烟波画船》、《黄桷树下是君家》等。除写文章,建德最忙的,即是作画。当时,他正筹备着去参加成都双年展,那几晚,我从深夜醒来,首先看见的,便是建德静心作画的背影。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成都双年展上,建德的几幅画,被一个台湾画商相中,将其全部购买了。据说,他因此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令他高兴了好几天。建德也因此声名鹊起,此事,迅即被全国众多媒体报道。
建德是个孝子,得到稿费的他,将远在湖南的母亲,接来重庆消夏。他在艺术上的艰难行走,母亲是他坚强的动力。
建德母亲来重庆的时候,特意带来了湖南的特色小吃——洞庭湖鱼干。据说是他母亲亲手淹制的,很好吃。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洞庭湖里的鱼。
他的母亲头次来重庆,凡是重庆好玩的地方,建德都带母亲去了。游大足石刻那天,我是陪同他们母子一起去的,这张照片,即是当时所拍。
建德回湖南几年了,我们彼此的生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年春,我俩同时去了不同的刊物做编辑,他在湖南,我在重庆。
见面的时间少了,心里却彼此挂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