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删繁就简与领异标新

(2021-01-29 17:51:46)
标签:

郑板桥

规律

创新

概括

文风教风

分类: 教育教学

扬州八怪纪念馆的展厅门前,有一幅柱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原作落款有注:“与韩生镐论文,郑板桥。”对联本意是指导学生韩镐写作的,后来艺术界有不少人认为这是郑板桥绘画的经验总结,教育界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可用于指导教学,再后来则被广泛应用于思想作风建设。一幅对联能够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同,实属罕见。

对联的要点在简、新二字,对应的是繁、旧之风,是又臭又长的陈词滥调。“简”若三秋树,“新”如二月花,是美的呼唤,是人心想往,亦是创作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所以被多个领域引用,就是必然的了。

老子讲:“大道至简”。论断是有普适性的。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看来,孔夫子治学就是力求简明的,后人沉迷于繁琐考证,是背离了夫子之教。

韩愈在《进学解》中讲自己的治学经验,反对“学虽勤而不语()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主张“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称之为“提要钩玄法”。删繁就简的核心正是“提要钩玄”。

写短文,讲短话很不容易,需要有学深悟透的真学问,朴实无华的好学风。细想起来,写那种有长度、没深度,价格高、价值低的书的人,很可能是没有真学问,写了一章又一章,总也说不清楚,所以才写得很长很累。还有的人酷爱东拉西扯,旁征博引,似乎越长越多越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其实他自己也并不知道要点在哪里。啰嗦总是与浅薄联系着的。

删繁就简在于剥去枯枝败叶,透视本质,把握规律,因而可能领异标新,有所发现。创新要有勇气,更要有深度,善于提炼、概括。心理学中讲,概括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练习写作、讲话,改进文风、教风当由此着手。这是需要反复磨练的真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