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樱的食彩浪漫】~天婦羅冷乌冬~

(2009-09-06 15:27:58)
标签:

美食

摄影

樱的食彩浪漫

日本料理

天妇罗

冷乌冬面

分类: 樱的日式料理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566/3892077986_956427db11_o.jpg

关于天妇罗,很多人都说在家里做怎么也做不出店里酥脆的味道。不是又厚又塌,就是炸过头了。其实只要掌握几个要点,在家就可以作出好吃的天妇罗,而且凉了也是脆的~~~~
目标!媲美高级日本料理店的味道~~ 还等什么,跟我来吧~~
要点1. 过筛低筋面粉!万万不可过度搅拌面糊!!
          ※面糊有粉疙瘩也没关系,过度搅拌必定出筋,炸出来皮就又粘又厚啦。
          ※面糊放置时间长了也会出筋,所以炸之前再做面糊。
             
要点2. 一定要用冰水和面糊!!
          ※因为高油温遇到冰冷的面糊,才能瞬间凝成酥脆的外皮。这点是成败的最最关键。
 
要点3. 严格控制炸制时间。         
          ※鱼,鱿鱼,虾类,控制在3分钟之内。
             南瓜,红薯等根茎蔬菜,控制在2分钟之内。
             蔬菜控制在1分钟之内。
             紫苏叶或是茼蒿之类的,控制在15秒钟,只要面糊炸硬就拎出来控油。
 
要点4. 严格控制油温。不可一次性投入过多食物同时炸。
          ※最好有一个温度计。如果没有温度计,就用眼睛看耳朵听(这个比较需要经验)。
             试油温,甩一点面糊下锅,如果面糊掉进油锅然后瞬间浮上来,声音细而低的话
             那么油温大概是170-180度左右。这时候可以炸蔬菜类。180度左右适合炸鱼虾类。
             如果面糊先沉底再缓缓浮上来,说明温度不够,再等一下。
             如果面糊马上浮出来,颜色快速变成焦黄色,说明温度过高,把锅移开炉灶待降温。
 
          ※一次性放入太多蔬菜鱼类,会让油温瞬间降低,增长油炸时间,导致天妇罗厚而软塌。
          ※准备一小壶冷油,如果温度升高,就一点点倒进去缓释。
          ※及时把油锅里的面糊渣盛出来,不能让它在油锅里久留吸油,油渣多更影响美观,
             也炸不出浅黄色的表皮了。
 
只要掌握了以上四个要点,想要吃正点的天妇罗可不难哦~~~~
 
 
下面就说说面糊的比例。
 
材料:
低筋面粉           1杯(事先过筛,放在冰箱里冷藏20分钟)
冰镇矿泉水        1杯(各地面粉吸水率不同,不能给出太精准的分量,注意面糊不要浓,拿筷子粘一些可以嘀嗒下来就好了!)
烧酒等高度酒     1小勺(没有就不要加了)
*有的方子中写加鸡蛋,我觉得鸡蛋可以不加。如果你想加鸡蛋一定要切碎蛋白块而不是打出泡泡哦! 

除此之外,在准备一小盘低筋面粉。
做法:
1.鸡蛋打匀,加入冷水,烧酒再打均匀。
2.放入过筛后的面粉,慢慢用打蛋器敲,不要画圆似的搅拌,有疙瘩没关系。不要搅出筋是关键。
炸制:
1.将要炸的食物事先处理好。先薄薄地拍一些面粉,这样面糊才不会在炸的过程中掉下来。
2.按照上面说的温度和时间炸。不要炸过头!
3.边炸,边用漏勺把面糊渣捞出来,保证油干干净净。
4.炸好后,把食材竖着立起来控油。这样可以防止蒸汽造成脆糊变软榻。
 
我这次准备了(虾,茄子,大叶,蘑菇,小辣椒,竹轮,煮鸡蛋)
炸竹轮和鸡蛋的时候,我不在面糊里混进了青海苔末~~~ 弄了个不一样的版本。

**这个鸡蛋天妇罗是溏心的,做溏心鸡蛋大家都会,经过高温炸完还是溏心的就不太好弄了。一定要利用热度从蛋白传导进蛋黄的那个间隙炸好,并把鸡蛋拿出来控油切开冷却。否则好不容易做好的溏心鸡蛋就变成实心儿啦。

冷乌冬面:
以前我似乎写过冷乌冬的做法。再啰嗦一次。。
1。用大锅大量滴水来煮面,这样给面条翻滚的空间,不易粘连。
2。煮好后用冷水洗去表面的粘稠,放入冰水里揉洗,直到完全冷却。
3。最后用市面上卖的tsuyu(柴鱼酱汁)稀释,加大萝卜泥来吃。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76/3892078166_238465d9f3_o.jpg
天妇罗之所以会变软,是因为炸好后,食材本身的水分往上反,把脆糊熏软了。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用小烤箱复热一下就好了~~。
大家吃好喝好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