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樱的食彩浪漫】--~蠔油蒸鸡翅根~

(2009-06-22 10:50:59)
标签:

美食/厨艺

摄影

樱的食彩浪漫

蚝油

鸡腿

蒸料理

美食

分类: 樱的中式料理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18/3618564250_16ce3813bc_o.jpg  

  真夏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已然是稍稍一动便大汗淋漓的状态。。。家里的空调只是打开了除湿功能,在公司里被低温空调吹的浑身不自在,回家宁愿出汗也不想再吹了。。。

 

  每年夏天,我的生活规律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也持续了五六年那么久了,说来,对于上班族来说是比较奢侈的一件事,也许是我坚持了很多年才不觉得什么了吧。说了半天,是什么变化呢?其实是早餐主餐化。简单的说,就是把早饭当做一日中最丰富的一餐,而中餐和晚餐则相对简单一些。

 

  这个转变的契机是什么?话说大概六年前,我的求学生活进入了正规,平时接下来的勤工俭学也是在家翻译资料之类的工作,放学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往里面打字,客户要的紧急,我只好拼命的赶工。晚饭若是吃泡面的话,又要烧水又要泡,又是夏天闷热的不行,想起来做饭就是繁琐得要命的事,于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晚饭都是面包牛奶,或是一个饭团子了事。而上学的时候第一节课通常是9点10分开始,早上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吃早餐,而且夏天的清晨是很凉爽的,加之前一晚吃的不饱足,早餐倒是显得格外喷香了~~

 

  即使是现在,每到夏天我都几乎在五点半左右便睡不着了,爬起来先喝一大杯温开水叫醒沉睡了一夜的肠胃,到玄关拿当天的报纸,打开房间里所有的窗让凉爽的空气吹进闷热的房间,稍微打扫一下,休息片刻便跑去厨房准备早餐了。说是早餐,其实绝不逊色于晚餐~ 只是一大早吃不下太多的东西,米饭的量就减半了,做好三两小菜,再来一碗汤,让一日内所需营养的一半都在早餐中摄取,剩余的一半分中晚两次补足。很久以后我发觉这个方法,其实也有助于控制体重。。

 

   写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有小孩的上班族妈妈早上就和打仗一样,又要给孩子收拾书包,穿衣服,又要打点自己和先生的便当,怎么可能准备早餐,悠哉的吃?对付“战场”一样的清晨,我有个点子,这点子也是在我偶尔起晚了的时候用的。就是前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早上要吃的食物,冷藏起来。第二天热热就可以吃了~ 曾经包好饺子冻起来转天吃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这种饮食习惯一般都是在夏天进行的,因为夏日气温高,苦夏,晚上吃的食物不适宜多或者油腻。加上夏天水果丰富,吃了晚饭再来半拉冰镇西瓜,论舒服那是绝对舒服,但是一天的摄取卡路里算下来,是肯定要超标的~~ 既然要美丽,就把晚饭简单化吧~~

 

    不说那么多了。。。上菜~~~

-----------------------------------------------------

天气越来越热了,九州也进入了梅雨季节,整天空气湿粘的难受。每到天热,我就乏得不行,下班进了家门,就恨不得谁能赶紧发明个自动洗澡机,前脚进去,就像自动洗车似的,后脚出来连头发都给我吹干了,我就喝点儿茶水,看个小说儿,直接上床睡觉,连饭我都不吃了~~!不过哈,话虽这么说,人是铁来饭是钢,偶尔少吃一顿倒是没什么,要是见天儿不吃,可就离倒霉不远了~ 一日三餐,保证营养,保证主副食搭配,多喝水多喝汤,多吃粗纤维和瓜果,少吃生冷辛辣,少吃精米精面,女孩子们少吹空调,多出汗加强新陈代谢,夏天还是减肥的好时候哪~

    不多说了,咱来整个蠔油蒸鸡,嫩嫩的,很鲜!把蒸出来的鸡油都撇出去,少吃油相对健康点儿~

材料:
鸡翅根        6个
姜片          2片
蠔油          1.5大勺
酱油膏        1大勺
糖            1/2大勺
盐            少许
胡椒粉        少许
淀粉          1/2大勺
香油          1/2大勺
葱段          若干

做法:
1。鸡洗干净,把所有调料都放进一个塑料袋里,抓均匀放在冰箱冷藏格里过夜。
2。冷水上锅蒸25分钟。看鸡翅根多少和大小适当调节。
3。洒点生葱段提味儿。如果喜欢蒜味,加一小勺蒜泥进去也ok.

 

前天做了一次,加了一点鱼露,竟然也好吃呢~~ 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

大伙儿,吃好喝好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