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写作讲座之九: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2011-08-02 09:27:49)
标签:
教育 |
分类: 写作训练营 |
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细节描写可以是写行动的、语言的、肖像的、心理的、也可以是写场面的或写景的;不论写什么,都要服从表现主题和人物的需要,而切力求典型、新鲜、生动,还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一部小说由细节构成情节,由情节构成故事整体,细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也要符合社会生活本身,也就是要真实。在作品中,任何一个细节失真,都会影响到整个艺术画面的真实性。《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写郭孝子深山遇虎,老虎把嘴触到他脸上来闻。一茎胡须戳在郭孝子鼻孔里去,戳出一个大喷嚏来,那老虎倒吓了一跳,跌落深涧而死。显然这是凭空杜撰的,不可信的。
因小见大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条规律。小小说由于篇幅所限,细节描写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小小说创作中,通过真实而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所以,小小说作者应该特别注重细节描写。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时,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是最不容忽视的。细节描写在作品中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但给人以形象,也给人思想。
(一)细节能生发出完整的故事,构成一篇作品。典型的细节是生活中最集中、做活泼的因素,能抓住某些典型的细节,就可生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出一篇作品。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赵本夫写《卖驴》,就是由两个细节——几乎把大活人火化了和神医一鞭治好驴腿,开始孕育的。从一些典型的细节生发出人物、故事、主题,构成整篇作品,这是很多作品产生的过程。有时,反映本质特征的生活细节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细之事。从生活细节的汪洋大海中把具有本质特征、典型意义的细节选取出来,写到作品里去,这就是作家发现的才能了。比如,在城市里,挤公共汽车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小事,但是王安忆就把挤汽车的细节写进了《本次列车终点》中,发掘了这一小事的深刻意义。下乡十年的陈信,顶替母亲回到上海,弟弟陪他去劳动局办手续,陈信在弟弟的招呼下好容易挤上汽车,怎么站也站不好,别人还直埋怨他:外地人,真笨!弟弟教他侧着身子站,左手拉手把,果然好多了,虽然还是挤,但究竟是能站稳脚了。
作者却从这一平常细节中,发掘出“上海人是十分善于在狭小的空间内生活的”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陈信初到上海时,对这一点还不禁颇为赏识。但是随着生活的深入,各种矛盾的暴露,他对于“狭小空间”的生活不满意了。拥挤的房子,各种条件的婚姻,为房子闹家务,分户口过日子,“善于在狭小空间内生活的”人们中,有不少人思想境界、精神境界也很“狭小”。陈信渴望回到上海,难道这样狭小的天地就是“本次列车的终点”吗?小说抓住了挤公共汽车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就开拓了很丰富的生活内容,很深刻的思想意义。
社会生活本质,都是体现在个别事物中,日常生活中很多细事末节中都隐藏着本质特征。孔已己是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我们就可以从这个特点上看到他是一个潦倒而又不肯放下架子的迂夫子。我们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有特点的细节,那里面隐藏着值得作家们重视的某些社会本质。
(二)细节能够深化主题
典型的细节能够深化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不应当用议论的方式直接由作者说出,而是应该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为了能完满地表现主题思想,就需要精心地选择、安排细节。《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的细节描写无一贬词,但却情伪毕露,读者由此看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这对于作品反反科举的主题思想无疑起了突出、深化的作用。《小虎》(载《写作》)是一篇初学写作者写的小小说,全文只有820字,但却写得很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这篇小说具有了微眼大义的特点。
(三)细节能够刻画人物性格
在作品中要塑造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丰满的血肉和活泼的生命,这就需要细节。细节是对人物进行典型化,赋予人物以血肉和生命的主要手段。一些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之所以塑造得那样生动形象,同细节的精心选择和成功运用是分不开的。
(四)显示时代背景,描绘典型环境。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第二场中有一个描写场景的细节:摩天大楼上霓虹灯光闪闪烁烁,霓虹灯组成的《白毛女》演出海报和美国电影《出水芙蓉》的广告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个细节巧妙地再现了当时的典型环境,形象地地告诉人们故事发生的特点地点——南京路上;特定时间——刚刚解放;特有时代特殊——两个阶级同时存在,简练形象,令人回味。
(五)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故事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