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文在最后的几十秒内能爆发“一本”,陆永在裁判改判的生死一举中能够不惧压力,奥运的这几天来,给我的震撼不是中国队能拿,会拿,需要拿多少块金牌(实话说我很反感这种评法),而是个人面临压力时所迸出的不屈不挠的能量,这种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尽管也有失败者,但是他们无愧于体育精神)可是中国股市面对危机时刻,面对“压力”(不管是技术指标上的压力还是经济环境的压力)时是怎么做的?似乎依然我行我素的进行着低迷又枯燥的表演。更加可叹的是,周末本以为证监会的“答问”能够将一直以来问责无门的症结解决,可惜笔者翻看了一下所谓的采访内容,发现仍然是一大堆的官话,套话,虽然也承认了制度问题,但是对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依然无法看到。
本周原油期货继续下跌1.2%,探至113美元左右,受此影响道指周五收高,全周小跌0.6%,而受益于油价下跌的科技股全周依然强劲,纳指全周涨1.6%,标普500指数全周也微涨0.1%。观察纳指的K线图可以看到,在一个接近V字形的反弹后,股价俨然已经来到了4月18日所创立的平台附近,道指受挫于60日均线,但上升通道得以保持。与此同时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即除了欧股基本跟随美股之外(年初世界重要股指基本跟随美股走势),部分国际股指表现与美股背离,比如印度股指连续三日大跌,加拿大和巴西,秘鲁等美洲股指周五也继续下跌,恒生指数更是全周续挫724点,创下5个月新低,距离今年新低也为期不远。究其原因,主要是两点,第一是美元升值所带来的资金回流效应,部分国家的货币贬值对股指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是更重要的,即目前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下跌,被看作是全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的标志,这就使得许多资金对经济增长的消息很敏感,稍不如意便告“撤离”。如香港区政府本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第二季度GDP增长4.2%,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5%-6.6%的水平,更加明显低于第一季度经修订后7.3%的增速,这种增长放缓对资金流出的刺激是明显的,周五港股即出现了异常跳水,对下周孱弱的A股进一步构成压力。
A股继续下跌,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本周沪指大跌5.95%,周跌幅在世界股指再次跻身前列,年度总跌幅则是继续维持第一,由于银行地产股表现稍好,深成周跌幅4.91%,沪深300指数的跌幅5.55%应该可以反映核心资产的平均跌幅,而反映“八”股现状的深综指则没那么幸运了,全周跌6.72%。周线的几个明显特点是,250周线已经越来越近,并且前期可能筑成的“圆弧”形态完全被打破,更加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打破是以一种“缩量”甚至是“地量”的方式来进行的,证明下档所想象的支撑极为脆弱,买卖也已经到了清淡到“无味”的程度。从五天走势来看,基本所有指数的跌幅都是由“周一”贡献的,后三天沪综是三跌一涨,深成则是三涨一跌,从成分股指都较强来看,权重股本周是资金坚守的最后阵地。空方的资金在周一大幅打压后,随后逐渐衰竭,但是多方也无力反攻,如果只靠权重股,所谓的“价值投资”似乎可以坚守,但大小非的横越没有人气的支持又如何可行?因此在地量的情况下,股指下周的路注定是崎岖的。
之所以说是“崎岖之路”而没有说是“艰难之路”,是因为虽然前方路途曲折,但如何去走还要取决于各方对A股的“态度”如何,被重视还是继续冷落?继续用官话搪塞还是推出至少一项实质性的措施?散户是否能够自发的认清股指目前的现状?如果这些现象能够好转,那么股指还会在目前位置“暂时”企稳,奥运后再谋求发展,这就唤做“崎岖之路不难走”,而若是继续地量之后接地量的话,那何止艰难?可以说是危难了。上次看见一个回复很有意思,说是“名博都让人轻仓等待,人气怎能不低迷?”就算是在敝博上挂出“目前应该越跌越买,直到满仓”,又会有多少人去看(笔者博客和那些预测性博客相比,人气差得多了)最终指导自己的操作?就算是满仓了,能识别手中个股,区分“储蓄投资和投机投资”的又有多少?指望散户去解救目前的市场是不现实的,真正需要的仍然是对制度的改善和对整体市场信心的恢复。
看起来机构的信心倒是在本轮下跌中没有折损多少,本周G字头席位(还不算券商自营盘和保资等)周一至周四全部为净买入,分别净买54.4,24.5,20.1和12.1亿元,再加上上周五的39.1亿元,这150亿的净买入说明什么?说明目前市场的“定位”是能够吸引资金有组织,有目的的入市的。至于基金本身的按部就班式的买入,我认为客观的看就够了,没必要“歌功颂德”,也没有必要说它们“别有用心”,不要忘记,即使是54.4亿的净买入,当天的G字头的成交额也只是71.8+17.5=89.3亿,不到当天总成交额的1/4,仅仅是20%强的水平,这样的做多无法抵抗当天的抛售洪潮难道不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吗?随后几天一些基金增仓的个股也一直走势较强,比如浦发银行(全周),特变电工(全周),哈空调(全周)以及柳化股份(后四天)等等,这些例子相信大家可以很轻松的按图索骥自行查找,我也就不再赘述了。在这里还是要说一句,尽管崎岖之路难以扭转,但是笔者还是不厌其烦的赘言一句,目前做空就如同5500以上的做多,所冒的风险迟早是要还的。同时,目前看多和看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趋势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社会问题了,当然首先要做的还是好好的对资本市场的现状进行一个反思。
就看实际,本周的地量真的会是“地量”吗?下周有两个重要的日子,周一的南车上市以及周二的宝钢解禁(承诺不减持),这两个日子都有可能导致成交金额的突增,问题就来了,南车的发行PE在其宣布招股时看起来似乎还好,但现在市场又跌了近10%,这个PE似乎已经不低了,同时港股估值也连续走下坡,南车会破发吗?若不会,它会扮演中国中铁甚至工商银行上市时的角色吗?从机构对南车的追捧来看,似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点,我只能说它会得到机构的青睐,至于如何走,还是要看这种效应会不会产生扩散。同时周二的宝钢“不减持”式全流通也应该是钢铁走强的一个契机,不过契机目前还仅仅是契机而已,在济南钢铁,莱钢股份一批优质钢铁公司相继发布了中报,南钢股份在遭受一季度同比下滑后也交出满意的中报答卷的同时,又有攀钢系列预期发生扭转,钢铁股能走出一直低迷的泥潭吗?我很期待是肯定的答案。
不平凡的事件给了这份崎岖之路更多的障碍,A股的下周也仍然不能乐观,但是笔者不是一个太悲观派的人士,在关键时刻,为危机中的A股继续加油打气是应尽的职责。奥运当然会继续进行下去,也许在下周会继续掩盖市场的风采,对于股指的下跌,相信所有人在目前的境况中也多了一份“平常心”。还是那句老话,“树立信心永远不迟”,虽然这个过程必定将异常艰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