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蝴蝶与火焰 -------读泽婴的小说《荼縻》

(2008-03-28 10:44:13)
标签:

荼糜

青春

文学

校园

 

蝴蝶与火焰

     -------读泽婴的小说《荼縻》

 

                                                                 文/小楼煮酒

 

说真的, 一直以来我都对有的诗人突然写起小说抱有成见。我的意思是说我并不赞同有些优秀的诗人去写小说。对于一个能把诗歌写得优美且能刺痛人心的诗人,我想诗歌应该是他足够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诗歌和小说虽然有着同质的东西,但它们写起来的着力方向却是完全不相同的。然后,这种想法在07年的某个潮湿的雨夜被南方的一场雨水一冲而散。那场雨水不是别的,正是这本泽婴写作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名叫《茶縻》的小说。

小说不仅将此前我的心中“块垒”消释殆尽,也同样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首先这是一本完全不同于任何80后青春爱情类的模式写作;其次他的诗人气质流露于小说的语言中使小说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作者在小说的一开始就向我们显示出了他的不同和敢于不同的勇气所在。尽管小说的主旨一样关涉青春,但青春却不是小说想要表达的全部。我想对于泽婴而言,青春不过是表达的一个借口,一条借此抵达目的地的路径。也就是说那不过是一段在时间的火焰中燃烧过的,发出光的生命的显现;还有更长久的未知的命运居于幽暗的场所,等着燃烧时那显现的光的一刻。那一刻灵魂就像一只蝴蝶,在时光的燃烧中幻化成形,可以翩翩起舞。我想那才是小说的更多意味所在。

首先我要说的是阅读这本小说带给我的煎熬一般的快感。这种要命的煎熬指引我不时的回头审视过去的时光。那些过去的人和事,那些青春的笑颜和稀里糊涂的日子,那些像白开水一般从我们的身体里流走的故事,那一刻仿佛又在我的记性里复活了,我似乎能够听到我当初依稀模糊的声音——那是读完《茶縻》后留下的热气和余韵。

在《茶縻》中泽婴的语言有冬天火焰般的美,有风的速度。一如他的诗。

这速度带起风自身的记忆再一次照亮了我们对逝去的遥不可触的青春年少的回眸。它就像是泽婴给自己的青春举行的葬礼。因此你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青春记忆的小说。但我以为此记忆不是属于作者一个人的,它同时是属于时间的,属于一切在时间里存在的或曾经存在的有形或无形之物。

小说在叙述上更多的带有诗人的胎记。其中诗性的,泛着智慧之光的语句随处可见。这样美得让人心疼的语言不仅使小说在阅读上具有更敞开的阅读舒适度,同时也为小说整体呈现出的气象增添了不一样的诗性魅力。在小说中故事以主人公我的成长经历为主要线索,而这个我因十三岁时敬佩的哥哥死于火灾,此后一直陷入多重身份,时而是他自己,时而是他的哥哥,他负重着他和他哥哥两个人的记忆在成长、生活。同时作者通过文中的我与艾玛,石莲,安诺,苏榕等女性交叉的关系深刻展示了这个没有信仰的一代人在情感领域的失重,这种失重带来的是茫茫无际,无所依傍的悲凉之感。而文中对文学院中的南生,杨戈,小雅,张佐等人生活的再现则真实的记录了我们一个个人在生活中是怎样从充满希望到希望磨灭的,表达了现代人对生活的迷茫,精神归宿的缺失。

最后我要说这绝不是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但却是一本能让你不断去回味的小说。如果你恰好有那么点时间,如果你又恰好有那么点厌倦了快餐小说。那就看看《茶縻》,看看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看看我们彼此业已模糊得需要辨认的那张青春的脸庞吧。

(作者为80后诗人,职业经理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