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天没有更新了,上来看到不少新的留言,还有纸条,哈哈,我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这个纸条与留言有什么区别。很多朋友要我加为好友,我也没弄明白这里的好友是单为了交流的便利还是有别的什么含义,所以大家看到了,我还没加过一个,一来怕厚此薄彼,二来我在生活中就是个慢热的人,好朋友总归要经过时间的历练吧。人与人贵乎知心,形式反倒不重要,大家多包涵吧。
六一那天,我们组的十几位同事到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与高中部的师生们做了交流,这也是新闻频道正在推动的公益行动“慈善1+1”——“爱要让你听见”的一个部分。老师和那些孩子们的热情实在让人不能不感动,甚至令我受宠若惊,我不断地问自己,“我可以给他们什么?才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欢迎?”
第一次和这些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们接触,不过交流起来并非如想象得那么困难,一是有老师的手语翻译,二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可以通过读唇语了解你说的是什么,有些孩子经过训练已经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语句。他们和同龄的健听的孩子们一样,热情、冲动、有着无穷的好奇心,有着这个年龄对爱的无限的憧憬,他们甚至更加单纯,更加透明。
但是,他们又的的确确与他人不同,不必讳言这种不同,是的,你不必怕伤害他们的自尊而刻意地告诉他们“你们与别人是一样的”,让他们学会正视自己的特别之处,不是残酷,是爱护。他们的困惑很多正是来自于他们的特别,这些孩子从小得到的可能是比别的孩子更多的呵护,家长、学校,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使劲地保护他们的一切,可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不会永远处在羽翼之下,于是他们问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当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办?”说实话,这样的问题哪里是我可以解答的?我自己尚且时时被困扰着。但面对那些清澈的眼睛,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必须给他们一个答案,而且不是敷衍了事。
我的答案就是:相信自己。你们不用问别人如何面对挫折,你们比很多人都知道如何面对挫折,因为你们从听觉有了障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经历着人生的大挫折,但你们都没有趴下,你们不是一路走到了今天,而且还在憧憬着未来很多未知的日子吗?你们的生活就是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别把挫折完全归咎于你的特别,也别因为你的特别而太轻易地原谅自己。
我不知道这答案他们是否满意,但我已尽力。


(这些有障碍的人积极地运动,就是信自己的证明)
其实面对他们,很难做到完全把他们与无障碍的人们同等看待,但我们都知道要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怎样平等?我想大概就是相信他们吧,相信他们可以做到很多。比如当我们想给予援手时,如果可以先问问他们“你需要帮助吗?”,而不是想当然,或许更能令他们感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