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房价回暖的风情
没有意外,五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出现了爆发已成定局。在一遍人声鼎沸的限购、限贷的宏观调控下,房价还是出现了反弹。我们猜中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
中央政府意愿是好的,不论是限购、限贷还是房产税,都是为了打击高企的房价。天真认为通过名额限制就可以把投机分子们清除出市场。大量投机者干不过政策的限制,撤吧,但这却让想改善改善一下居住环境,想投资一套、两套的普通投资者也同样受到“内伤”。全民投资时代已经来临,老百姓们的财政性收入逐年增加了,想理理财,想来想去,还是买房子实在,自己不住,还可以有点租金收入。买股票,跟赌博一样没谱,全靠运气;投点实业、这点钱不够玩的;买银行理财产品,与存款利息差不多的收益,却投资风险自担。左思右想,买房吧!
全民有投资的欲望,加上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要跨入婚姻的殿堂,车不是必须的,父母不是必须的,但房子是必须的,有刚性需求撑着呢,市场再差也还是有人买。还说宏观调控,对中央政府来说,有财政、有税收撑着,好吃好喝的,那想到我们地方政府的通过和尴尬啊,修地铁要钱、修大桥要钱、搞市政设施要钱,钱从何来,从地方财政税收出来。那对于许多地方政府而言,不卖地那有税收,那有财政啊。那就卖吧,但没人买房了,开发商没钱,谁还上杆子去买地啊,地方政府又不能拿着枪逼者开发商强买强卖,毕竟还是市场经济嘛。于是,矛盾就出来的,中央政府说要通过宏观调控让房价下跌,地方政府你配合着吧,房价调控好了,算你业绩,到年底给你颁一个精神文明奖。但地方政府要的是钱,口头表扬是要的,真金白银更重要,钱还得从房地产来,房价跌了,我向谁要钱。这样,市场上出现了妥协,宏观调控政策我执行着,但我要微调,保证市场有成交量,地有人买,没办法。中央政府也只得默许地方政府对政策的微调。
有了中央政府的默许,政策微调的度还是不好掌握,中央政府要求的理想状态是平稳增长,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在快速增长中稳健发展。但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在许多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出现了爆发,房价也是水涨船高,让人不懂房价回暖的风情。有人买,开发商定价也大胆了;有人买,房价必须涨涨了。在南昌市场,相比于去年年底,在成交量回暖的同时,同样的项目、同样的房源、同样的户型,成交价格有600~800元/平方米的增长。
投资市场有个羊群效应,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是持续存在的。在五月楼市回暖的刺激下,将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继地进入市场,房价也将随之而涨。这对国家从紧的宏观调控来说,是个讽刺,而考验政府调控的时刻再次到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