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驳斥董藩救市论:
四药方是维护高房价的急先锋
在救市面前人人有责,久违露面的北师大导师董藩博士也抛出了自己的救市四药方。董教授的救市四药方还是继承了他一贯的房市理论,打着维护经济的幌子,为开发商利益服务,为高房价辩护,充当了维护高房价的急先锋。
董藩的救市药方之一:宣布2009年停止或大量减少商品房建设用地供应。“现在的任务是消化市场存量,如果继续放地,不但会继续加重观望,没人要地,而且市场交易量也不能明显恢复,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命运会更惨。如果暂时停止或大量减少供地,可能会有人拿地,商品房交易量也会因消费者预期改变而恢复,开发商资金链会重新接上,政府也会有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收益。”
在此,董藩教授首先想到的开发商资金链和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虽然他极力地在用恢复消费者信心为掩护,但本质上是想通过减少市场住房供应,造成市场短期性的供应压力,重新让消费者在房价高位入市,维护目前的高房价,甚至在此推高房价。其想法和目前开发商减少项目开发量和楼盘竣工量的行为的目的是相一致的。减少土地出让,减少项目开发量,减少项目竣工量,造成楼市需求供应压力,吸引消费者入市,维护高房价。
救市药方之二:宣布停止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建设,对有资格获得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补助机会的城市家庭给予货币化补助,鼓励其购买小户型和二手房,鼓励租房居住。
目前,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建设,由于制度漏洞的原因,出现了许多官商勾结和权利寻租的腐败问题,引起了社会上巨大的非议。但是错不在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政策,而在于制度和流程过程中出现了监管的漏洞。随着政府廉租房的大力发展,未来房市必然出现投资住房和保障住房的两级格局。中低收入者依靠廉租房,高收入者通过市场购买商品房。而中产阶层则需要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来实现自住的梦想。取消了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中产阶级这批潜在购房者必须入市和高收入者竞争购买商品房才能实现购房,这必然会推动商品房投资,推高房价,如果这样中产阶层将会成为高房价的炮灰。未来中国社会中产阶层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会发挥越来越重的作用。
救市药方之三,对购买商品房利率优惠和税费优惠的时间做出明确界定,形成有时间条件的优惠。政策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会因时间限定而大大强化。如可将利率优惠措施限定于2009年“五·一”之间,对契税税率优惠、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个人卖房)的免征也给出时间限定。
救市方案其意在通过时间限制的利率优惠和税费优惠,强迫购房者入市,短期内形成需求旺盛压力,快速恢复成交量。挺起目前正在下跌的房价。政府做出利率和税费减免政策是为了支持购房者自住购房,逐渐恢复房市,从而拉动经济发展。而不是通过税费和利率减免作为杠杆和手段,诱使或变相强迫购房者高房价入市,充当高房价的炮灰。
救市药方之四,根据2008、2009两年的开发规模,确定合理的开发信贷规模,并要求各家银行必须完成或基本完成放贷任务,防止“烂尾”现象大面积出现。董藩说:“银行由于看不清市场演化趋势,被“次贷”危机吓着了,存在明显惜贷情绪。这样,开发商的困境就难改变。现在决不能让银行为了一己私利而使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一句空话,也只有房地产市场稳定,金融业才能健康发展。”
其方案表面上为了防止“烂尾”现象大面积出现,但本质上却对政府权利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对银行傲慢十足。银行确实要完成其放贷业务,但是不一定是房地产。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其表现在银行放贷和金融投资业务投资结构和组合的合理性和风险控制上。要不要房贷和投资房地产行业,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收益和风险评估上,而不是傲慢的对房企贷款一定要完成任务。
开发商资金链短缺事实,目前银行对房企惜贷也是事实。不是银行和房企有矛盾,为了一起私利而给开发商贷款,而是房价泡沫使得银行对房企放贷风险有了重新的评估和认识,对房企的惜贷,也是对目前高房价的引发的泡沫本能反应。董藩教授如此急于呼吁政府行政干预银行放贷房地产行业,其急迫心情,目的昭然若揭。
董藩救市四药方是维护高房价的急先锋,完全是为了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着想,虽然打着就中国经济的口号,却是建立在榨干普通购房者财富的基础上。这和政府倡导建立民生消费为主导住房市场精神是相悖的,董教授领会文件精神一流,为什么这次却出现了差错呢?
如有兴趣看我的其他经典评论:
润物:中国楼市外资排队抛盘套现
九千亿元保障住房投资终结暴利开发模式
投资房地产拉动内需将透支未来经济
润物:房价能否下跌?Yes,We can!
润物:房价暴利在当前无法杜绝
润物:万科孤独降价无法点燃楼市
高房价扛不过购房者“房价要深跌”预期
财经观察:
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股市如何表现
润物:救市A股注入真金白银才是王道
大小非“末路狂奔” 平准基金救市无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