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 施施然的《黄昏从梦里退去》

(2010-10-26 19:10:52)
标签:

感谢

低处的迷雾

诗歌报论坛

施施然诗歌

文化

分类: 关于施施然诗歌的评论

 赏析 施施然的《黄昏从梦里退去》

 文/低处的迷雾

 

低处的迷雾:诗歌报论坛红颜诗国版主。

   
哦不该这样。为什么天色
突然亮了起来,而我
还在秒针制造的硝烟里,驰骋纵横。身后
有人唤我乳名,无疑
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我轻快地
应一声,庭院里的草
就绿了。漫山遍野的杜鹃,就开了
我在奇妙的明亮里奔跑。周身
染了鲜红的花蕊。我的脉管涨满汁液
幸福地膨胀,膨胀,膨胀……
黄昏向身后退去。日落
向身后退去。一张张脸
向身后退去。退回到我的童贞——
母亲,端坐在堂屋的中央

 

    此诗语言透亮、气息流动。诗人的思维一开始就直取这首诗的诗核“梦”,并且没有故做玄虚,拐弯抹角地铺张。而是以直接切入的诗情将思绪化生成温暖的、抵御一切尘埃与阴影的情绪流,而这情绪流的支撑点则来自母爱。让我们明白她正在梦中回忆母亲。那麽,回忆母亲的这个梦,她不想让天亮带来的喧嚣与嘈杂的市声打扰。所以,起句便轻轻地责怪道:“哦不该这样”。然而已经这样了,诗人依然迷醉在对母亲的怀念中:那就是“我还在秒针制造的硝烟里,驰骋纵横。”。

 

    这里“秒针与硝烟”相生出的意境,让我们听到弦外之音,“秒针”让我们想到母亲给予她的爱,每一秒她都在受用、感知与感恩。“硝烟”则是输入了许多关于母亲在生活中忙碌、艰辛与奔波的一种隐喻。“驰骋纵横”更是化出了那些充满母爱的岁月里,一个小女孩在母亲怀中的那种自由与任性、自在与娇憨的女儿情态,自然而真实。

 

    之后的“有人唤我乳名、我轻快地应一声,庭院里的草就绿了。漫山遍野的杜鹃,就开了。我在奇妙的明亮里奔跑。周身染了鲜红的花蕊。”诗人通过这些一系列的、充满动感的意象群组的串联和诗人感应的跳跃和推移以及色彩的叠加,使现实形象与修辞幻象互相辉映与关照,从而使感觉的真实进一步升华与深折:“我的脉管涨满汁液,幸福地膨胀,膨胀,膨胀……”,诗意与感情到这里也被推向富裕而华美的高峰。

 

    那麽,这样的时刻,幸福的光影平衡着主题的不适,冲淡着所有的杂声。黄昏、日落、一张张脸,自然会全部退去。退回到童年,退回到不知烦恼和忧伤,只有母爱的光芒统领她生命的童年。那麽这里又蕴涵提醒了生命的另一层感悟就是:只有母爱是我们一生中幸福的最高体验,只有母爱是我们一生中不熄不灭的完美乐园。最后一句:“母亲,端坐在堂屋的中央”也显示出诗人谋篇布局的功力。这一句的抒写有异峰突起的生机,从而把诗歌提升到端庄、典雅、慈爱的境界,也顺呼自然地延伸出一种深厚、富有根基的静美,为之前的疏放提供了庇护的环境,并足以收住全篇。

 

    主体的“我”正是关注内心真实的“我”。正是“我”对于母爱的真实体验,感染并带动着读者的情绪进入诗歌现场,完成了诗意的旅程。

 

附:《黄昏从梦里退去》

 

作者:施施然

        
哦不该这样。为什么天色
突然亮了起来,而我
还在秒针制造的硝烟里,驰骋纵横。身后
有人唤我乳名,无疑
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我轻快地
应一声,庭院里的草
就绿了。漫山遍野的杜鹃,就开了
我在奇妙的明亮里奔跑。周身
染了鲜红的花蕊。我的脉管涨满汁液
幸福地膨胀,膨胀,膨胀……
黄昏向身后退去。日落
向身后退去。一张张脸
向身后退去。退回到我的童贞——
母亲,端坐在堂屋的中央

 

 

原文地址:低处的迷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