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智立方营销观念泡沫奢侈品中国文化 |
分类: 杨石头-国家社会系列 |
“你们智立方做过哪些奢侈品品牌呢?”一个xxx生活必需品品牌的市场经理电话来问。
这种问询方式所透露出的社会心理,让你明白,对于中国人而言,奢侈品已经不是西方世界中“大人物品位的小玩意”,而是自身价值假设高度的虚幻表达,而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不是宗教概念,而是帮助人们表达身份特征的概念。
因为中国人没有宗教的统治心灵(很多烧香拜佛的,不是信佛,而是贿赂佛祖,期待有求必应),于是中国人也就没有了心理归属,要靠身份圈层来界定自己是谁。这种身份概念的价值基础根基不是来自血统,而是扎根于平民世界的比较中。高端品牌从各自的平民世界提取素材来展现品牌概念,以建立威信,让人们接受品牌概念的真实性,相信概念就是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相信平民世界的人们本身就是在这些概念的引导下生活的。如蒙牛特仑苏牛奶。
从19世纪末到现在,中国企业市场观念的演变依次经历了生产观念阶段、产品观念阶段、销售观念阶段、市场营销观念阶段、社会营销观念阶段、现已发展到品牌营销观念的阶段。而中国的品牌行销有着独特的“对位”(地位+收入)与“对味”(喜好+风格),以知识、信息、文化、品牌为基础的混合泡沫战争已经全面展开。
所以,你看到全球1/4的奢侈品在中国被销售。
而这些奢侈品赖以生存的品牌故事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别人眼中的有没有被承认。
在举国犬儒主义和全面娱乐的今天,一切都以泡沫的形式生活着。无论是经济还是地产,抑或是人物还是事件,仅仅让人们谈论一些东西,说话、重复一句恶搞语,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大多数这样的谈论不久就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化、消失,最后与品牌故事毫无关系。
泡沫时代,意思远比意义重要的多,病毒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容易创造品牌,只是这种品牌自己是没有控制权的。“打造者”们热衷于影响下一个大热点,只要使得一个品牌热起来,他们马上就会转移目标。入时就是过时,In就是Out。这些思想是伴随两次重大转变——对大众营销的日渐怀疑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它是对有关公共影响的经典思想的集成。这些思想包括:创新的传播、口碑相传和混合杂乱公共关系。而道德,已经完全被边缘化了。
这种泡沫因为中国人口的基数显现出它无可比拟的坚强性,也正在以风一样的速度,诠释品牌的风度。品牌概念是否能够创造品牌价值,完全取决于这一概念是否符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与潮流的合拍度。
泡沫时代之后呢?下一个品牌未来是什么呢?
我的看法是,随着经济的持续成功(成功是一种很好的除臭剂),所有的本性将会被包上一个故事的外衣,进入品牌故事时代,这中间最强有力的品牌故事通常颇具前瞻性,引领最前沿的文化革命。这类品牌不会瞬间为消费者带来利益、传达个性或情感,而是促使人们去重新思考已经形成的自我认识。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只有屈指可数的那几次“以恰当的方式演绎恰当的概念”的品牌故事的伟大表现。
最终的最终,未来的未来,人们真正回归与看重的是,在世界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故事。
而这也是人们从生活质量开始思考生命质量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