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生活就是不断学习与进步未来生命课题 |
分类: 杨石头-想哪说哪系列 |
“石头兄,谢谢你的帮忙,除了创意这点事,其他产业我想干也都干不了,我,我就是个专业的低能儿,”一位准备离职另谋他路的创意总监,面对我说的其他选择,无奈的说道。
杨石头沧海一声笑
专业的低能儿,这个词汇让我思考很久,这位资深创意人员是有敢于自戕的自知之明的,而还有很多在这个行业里混的人,却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峙小才而傲天下物,知识、见识、胆识、智识都没有均衡发展,却始终要给自己当耶酥的机会。其实从思考纬度上看倒也正常,有些人是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有些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过即使是单纬度思考,也要想想,是否自己被角色定了型,还是能演不同的角色呢?
杨石头沧海一声笑
有幸列席参加了两次路彬彬《名人堂》的节目策划会,聆听了石述思与罗振宇两位老师的真气流窜与思想表达,在大雅大俗间的游走,醍醐灌顶的思维翻腾,站在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个角度,来看节目的选题、冲突、细节处理、角色安排。相比之下,自己不仅是井底之蛙的问题,而是深刻感觉到自己完全有资格能去上海参加特奥会,并有夺金的实力,呵呵。
杨石头沧海一声笑
这也连续性的触发了其他的一些思考,
-
广告人应该因奇迹而存在,我们创造的奇迹是什么呢,成天思考客户的商业模式,那我们的人生模式又是什么呢?杨石头沧海一声笑
blog.sina.com.cn/stoneyang007 - 我们每个人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品牌,发展结构清晰吗?如果你看到的奇迹与成功模式对你有不可复制性,那么自己的独特之道在哪里?
-
如果越有稀缺性越有市场的话,哪如何制造你的稀缺性呢?如果人生是个大创意的话,我们该怎么做?杨石头沧海一声笑
blog.sina.com.cn/stoneyang007 - 我们自己究竟是导演思维还是演员思维?是否在做自己人生的导演,导出一场个性鲜明有恒久价值的大戏,还是被人安排去当个无关轻重的龙套角色?
问题是思想的眼睛,我曾让主管级的伙伴在十一期间思考两个问题:
1-跟十年后的自己对一次话
(期望从预见性思考看到未来自己的生命状态,也反观现在的生命阶段)
2-如果要用十年做一件事,它是什么?
(找寻自己长线累积的事业方向,再反观现在的阶段与方法)
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没有问题,而人之所以痛苦,其实是因为找不到答案。这些问题的没有标准答案,见仁见智。我也在不断思考这些问题,从事业角度说的是成败,而从人生角度看的都是因果,也许这些问题就是思想财富中的一粒种子基金,其价值就是为了萌发我们自己的未来之果。
杨石头沧海一声笑
罗振宇老师说他的思维进步是一天看一本书,而且一定不要给自己设限书的品类,我想也许是因为最好的答案,都不在熟悉的路上吧。
杨石头想哪说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