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论声乐中的打开

(2010-07-03 22:02:37)
标签:

转载

                       论声乐中的打开

    自然界里的一切声音都属于物理声学的范畴,人类的歌声也不例外,它是人体生理发声器官共同运动产生的物理声学现象。由于受各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早期歌唱的人们没有意识到歌唱过程是依据物理声学原理而调控人体生理发声器官的运动过程。所以几百多年来声乐教育处在原始的感性状态中,其基本训练过程是:用“练声”来寻找假想的共鸣位置;感性的认为呼吸量决定音高、音色、声音位置;以抽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并且由于每个歌者的音乐修养、文化修养不同和听觉器官对自身发声感觉不同,从而形成在传授时的声音概念描述不同。如:声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名词“打开”。

    因此全世界至今都没有一套统一的:以物理声学原理为依据;人体生理结构为基础;以轻松优美的歌声为标准;以清晰的、具体的、有序的、具有理性的、可操作的人体发声器官歌唱运动的歌唱发声方法。

    借用今天物理声学的科技知识和人体生理解剖原理,我们理性的重新认识人体生理发声结构中各部组成分在歌唱中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利用它的自然发声规律,这样既有益于自然轻松的歌唱,又不会伤害声带。

    歌唱中的打开是什么呢?这个名词声乐老师说法不一:有的要求打开颌骨、有的说是打开喉咙等等。

   要说打开颌骨,颌骨在生理结构上是存在的。但是打开它就能获得好的声音吗?怎么打开呢?从歌唱角度来讲,我们对人体发声器官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获得听觉上的透澈、结实、轻松、辉煌的美妙歌声。从物理声学原理出发它要求男生达到2800hz、女达到3100 hz ---3200 hz 的谐频共振峰则是被赋予“黄金音色’的歌唱声音型。从生理解剖学原理讲要缩短、缩小咽腔从而形成谐振高音频的共鸣腔。而要缩短、缩小咽腔就不能打开颌骨、张大口腔。因为打开颌骨时,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将拉喉随舌骨下降;拉长了喉咽部,开大了咽峡,使口咽腔和口腔形成一个大的共鸣腔,我称之为单共鸣腔。

    单共鸣腔开大谐振低频音,使谐振共振峰达不到男生要求的2800hz、女生要求的3100hz--3200 hz 共振峰,并且高泛音共振峰强度偏低。因此唱高音困难,即使靠 大气量冲击、迫使声带快速振动产生的高音,听觉上音色不会有透澈、结实、轻松的感觉。脖子用力,从外观看颈部暴青筋。

   打开喉咙,这一说法从生理解剖上使人费解。如果这里的“喉咙”是指声带,那么就不存在打开一说。原因是喉腔内的真假声带在分开时不发声;只有闭合时真声带阻气振动生声音。如果这里的“喉咙”是指喉腔,那更不对了。因为喉腔这部分器官在歌唱中或者随舌骨上升;或者随舌骨下降;或者喉上升舌骨下降没有可打开的部分。

    我认为“打开颌骨”“打开喉咙”这都是歌者的自我歌唱状态的感觉,它是指一种声音音型,而不是真正的打开颌骨”“打开喉咙”获得的。而在打开颌骨”“打开喉咙”上下功夫反而使声音听起来不是我们追求的“黄金声音”。                       

                                         ---------《卢兰青舌控声乐学》2010.6.23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sina.com.cn/lulanqing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