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声音感觉
声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听觉上的声音艺术,它属于物理声学现象,视觉上除了频谱外看不到实质的形体,但是它在听觉上却表现的丰富多彩。听觉上声音确实具有:音色有亮暗、厚薄、透彻、浑浊之分;声音形象有体积的大、小区别;位置有高、低、前、后方位感觉-------声乐人称之为声音感觉。
只要人们一发声,就会存在声音感觉。声音感觉存在两种类型:
一、发声或歌唱状态时自我的声音感觉;
二、别人听歌者的声音感觉。
声乐整个训练过程实际是首先选择共鸣腔体(小的共鸣腔、大的共鸣腔、单一共鸣腔或者双共鸣腔体),决定所学唱法。其次选择共鸣腔体位置(喉腔和口腔处为主、口咽腔为主、口腔和咽腔、),对共鸣腔形状进行调整训练。在训练中会出现很多声音感觉,经过我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声音感觉从初级的训练到成熟有一条感觉路线,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刚开始训练时,自我的声音感觉声音位置在口腔,自己听声音音色明亮、音量大。但别人听的声音感觉是声音没有共鸣感,但是有一定音量。
2:自我的声音感觉声音位置在口腔后部和咽腔中部,自己听声音音色厚度增加、很共鸣。但别人听的声音感觉是声音位置在窝在后口腔,声音浑浊、有厚度,声音位置低。
3:再进步些,自我的声音感觉声音位置在咽部或身后有立体感,自己听声音音色亮而厚、声音形象上下立体像柱子或管子状;在这个阶段容易自我陶醉。但别人听的声音感觉是声音厚、体积大,音量大但是声音清晰度差,声音位置在靠后。
4:更进步些,自我的声音感觉声音位置在自己面部前面,自己听声音音色明亮、清晰,成立体状,音量大。但别人听的声音感觉是声音明亮也圆润,但是缺乏透澈感、金属音成块状或颗粒状,声音感觉位置高但没有脱离身体。大部分人在这一阶段停滞不前,
5:继续进步,自我的声音感觉声音位置悬在自己头顶之上,自己听声音音色透澈、结实、象钻石般璀璨,金属音成粉碎状。即卡拉斯曾说过的“把声音撕成千万个碎片撒向观众。”声音形象无形状感,象晴朗的天空无边无垠。这时别人听的声音感觉和你自己听就一样了。
在训练中由于选择运用的肌体不同,形成的共鸣腔体形状及位置也不同,在训练中发出的声音感觉会在不同的阶段滞留。由于训练方法不同,有的可能永远都没有更高阶段的感觉。如方法科学也可以省略其中间的几个阶段,缩短了成功时间。希望老师和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参照。
---------------卢兰青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sina.com.cn/lulan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