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浇浇》:成人智慧与婴幼儿趣味的完美融合
(2016-05-25 17:38:52)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保冬妮绘本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园绘本育儿 |
分类: 6.书评 |
http://s15/mw690/001pjlahty71XGJyJdAbe&690
小萝卜浇浇光着小身子,小屁股上还带着一大块青色的印记来到了人间,在美与爱的呵护下,小萝卜浇浇一天又一天成长着,但成长的过程也是化蛹为蝶的过程,孩子自己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当然,这里绝对缺少不了成人无声的“润泽”力量。
保冬妮深谙婴幼儿心理,作为心理咨询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她语言的干净清爽又给儿童的成长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故事种子,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小萝卜浇浇和睡婆婆》包括《睡婆婆来了》《咱们都不哭》《小手小脚伸出来》《水果街的奇遇》《兔妈妈的商店》《小鸭爱噘嘴》《怕怕不怕》《哇啦哇啦学说话》《屁股扭扭真快乐》《喂喂喂打电话》,单单从题目来看,就会发现全部是婴儿期成长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是婴儿期孩子的情绪和情感的养成教育,而这些情感的养成又是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小事情来体现的。《小鸭爱噘嘴》的故事里,写了一只小鸭子发现鳄鱼牙齿太多长得太丑,就给鳄鱼写了一封信,邀请鳄鱼先生来到自己家,请河马医生给鳄鱼拔牙,写好了信请谁去送呢?大头鱼和小鹿都不愿意去送,于是,小鸭子请小黄鸟去送,小黄鸟把信送给了鳄鱼,并传回消息说鳄鱼答应拔牙了。一天下午,鳄鱼穿着绿色的西装来到小鸭子家,想吃了小鸭子再拔牙,小鸭子和鸭妈妈都吓坏了,鳄鱼张开了大嘴,幸好睡婆婆及时赶到,用小浇浇画上的线把鳄鱼的嘴巴捆住了,才化险为夷。但是,鸭子妈妈打了鸭子的屁股,小鸭子嘴巴噘得高高的,委屈极了,小浇浇一想起小鸭子也噘嘴巴,并发出呀呀呀的声音,小浇浇同情理解小鸭子,并模仿鸭子呀呀呀叫的声音和噘起嘴巴,也是心里有了委屈和生气的表达呀。阅读和听讲这类故事无疑能够引起小读者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也能启发成人对孩子的生气等情感要给与足够的关照和理解,不能像鸭子妈妈一样轻易打孩子屁股。这类好心办坏事的故事是儿童文学中经典的叙事模式,也是最能体现成人作家儿童观教育观的一种故事类型,在这个故事中,睡婆婆看到小鸭子遇到危险挺身而出,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安全感,爸爸妈妈看到小浇浇撅嘴巴也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带着孩子去花园里玩耍,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时间,对好心办坏事的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http://s9/mw690/001pjlahty71XGNZXfic8&690
《喂喂喂,打电话》孩子对电话充满了好奇,而这么小的孩子又很难讲清楚电话的原理,保冬妮就写了一个充满了传奇性和幻想性的故事,小浇浇打电话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妈妈的声音,就觉得妈妈应该在电话线里,想把妈妈从电话线里拉出来,画面中我们看到红红的电话线已经被小浇浇缠在了身上,尤其她那种专注而好奇地寻找妈妈的表情,看了之后令人莞尔一笑,这时的爸爸束手无策,抢走了电话,小浇浇就大哭,哭着哭着睡着了,还是睡婆婆在梦里给小浇浇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用她的魔力花伞一挥就比划出了一条长长的电话线,这线一头是南极一头是北极,白熊和企鹅永远见不到,但是用电话就能听到声音互相慰问,睡婆婆又驾驶马车去了一个农场,在那里看到牛伯伯的电话,草地上的牛羊、小蚂蚁等都可以给遥远的地方的人打电话,甚至河里的河狸也帮忙拉上了长长的电话线,穿过海底电缆可以把电话打到北美驼鹿那里,知道驼鹿正拉着圣诞老人的马车到世界各地送礼物,等小浇浇回到家里,发现妈妈笑眯眯地等着她,家里还有一大堆礼物。故事通过打电话传递了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交流爱和传递温暖的过程,让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世界的联系性,这种复杂深厚的人文知识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但是,这种温馨可爱的故事会给小孩子的心灵播下爱与幸福的种子。这里我们发现保冬妮运用故事所流露出的教育智慧和文学才华。
http://s12/mw690/001pjlahty71XGPasfF1b&690
小萝卜浇浇长大了,慢慢离开了睡婆婆的怀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小萝卜浇浇在幼儿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浇浇从3到5岁的幼儿园生活,包括《我爱果冻班》《有尾巴的小浇浇》《我是一头小羚羊》《男阿姨》《大狗和木偶》《种兔子》《疯狂的萝卜》《没有坏孩子》《我变大姐姐了》《拍皮球,我最好》十本故事。从婴儿到幼儿,是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过渡的第一步,是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离开熟悉的爸爸妈妈以及睡婆婆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幼儿生活是他们了解他人、熟悉社会和确认自我的重要阶段。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三岁决定一生”,也是孩子建立秩序、懂得规则、承担责任的重要环节。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游戏就是工作,他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幼儿游戏和生活的尊重是儿童建立自我的开始。《大狗和木偶》的故事中,幼儿园的孩子们把卡片当雪花一样撒开,把书当蝴蝶扔上天,积木到处丢,香蕉皮也扔在地上,小浇浇还被地上的西瓜皮滑倒了。孩子一转身去做别的了,这时候幼儿园的胖老师拿个画着大狗的垃圾箱来了,“小朋友们,这是一只吃垃圾的大狗”,小朋友高兴地把碎纸屑、西瓜皮、香蕉皮、橘子皮都给大狗喂到嘴里。瘦老师做了个布娃娃的木偶,这个木偶就愿意擦桌子收拾屋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收拾教室,哪里脏了就收拾哪里,胖老师和瘦老师还教给每一个孩子做纸箱大狗和布娃娃,小浇浇还带回家帮助妈妈做家务了,受到了妈妈的表扬。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就是要从幼儿做起,当幼儿既懂得了生活的秩序、又能保护环境、同时还会劳动,他们就会有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感觉,也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这是人的一生都不不应该缺少的重要课程。
http://s11/mw690/001pjlahty71XGQuHoeda&690
《没有坏孩子》的故事中,小浇浇撕坏故事书、往粥里倒沙子、拆开了音乐盒,小朋友和瘦老师都很生气,胖老师问小浇浇为什么这样?小浇浇不想让故事书里的大灰狼吃掉小红帽,中午玩的挖沙子的游戏孩子们是把沙子假装当成糖吃的,音乐盒里的小人一直在唱歌,小浇浇想看看里面的小人长得什么样子,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把幼儿思维的幻想性展现出来。日本幼儿文学作家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写了一群小朋友在幼儿园搭了一艘大轮船,然后有当船长有当船员,乘风破浪去出海捕鱼的勇敢故事,充分表达了幼儿想象力的丰富和幻想的游戏性,这是成人应该理解和呵护的幼儿美好心灵,不应该粗暴地批评和指责。《没有坏孩子》中,晚上妈妈来接小浇浇回家的时候,小朋友都管小浇浇叫坏孩子,胖老师拿着一个小星星贴在浇浇的脑门上说:“没有坏孩子。浇浇只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小孩子,慢慢长大了,就会少犯错误啦。”胖老师及时挽回了浇浇的自尊心,保护了她的好奇心,没有因浇浇犯的错误而批评她。在大人也许只是举手之劳,在幼儿的心灵中却容易留下阴影,这是所有成人在面对天真浪漫的孩童时,必须注意的地方。多少幼童的心灵,在还没有展开的美好中,就被成人的简单粗暴扼杀了。小浇浇在幼儿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成长的障碍,好在有懂她的胖老师,还有理解她的爸爸妈妈。这些发生在浇浇身上的故事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国的孩子和家长经常遇到,我们是否有能力有办法来解决这一道又一道孩童成长的难题呢?
http://s15/mw690/001pjlahty71XGT06jc2e&690
在《男阿姨》的故事中,面对认知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来说,他们指认男女的标识可能就是头发的长短,头发短的叫叔叔,头发长的叫阿姨,突然出来一个头发长的男人,孩子管他叫阿姨,但是,他是小朋友的爸爸呀,孩子们真为难啊?浇浇调皮地管这个孩子的爸爸叫男阿姨,这是多么尴尬的生活一幕,成人带孩子的时候,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能把这些问题给孩子讲清楚,真是非常不容易。难怪鲁迅周作人在五四时期大声疾呼“以幼者为本位”,如果成人不能以幼者为本位,这教育也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保冬妮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幼儿本位的立场提出了一系列幼儿成长的严肃课题,对孩童、对教师、对家长都是很难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图画故事书解决不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是,保冬妮及时准确生动地揭示了这些问题,美丑、善恶、真假、生死等等,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启动孩子的心灵唤起成人的思考,这些就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儿童文学作家难能可贵的品质。
http://s3/mw690/001pjlahty71XGVv0qK12&690
从小浇浇系列图画故事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保冬妮的教育观,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真,慢、美、巧。真,就是把真实的生活以孩子能够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慢,就是婴幼儿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节律,有睡婆婆呵护他们慢慢成长;美,世界是美好善良的,儿童的心灵更是美好的花朵,成人要小心翼翼地呵护这个美丽的世界;巧,就是成人要用巧妙而智慧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童心童趣,润物无声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俗语云“文如其人”,透过一本又一本图画故事书,可以看到保冬妮虔敬的创作姿态,这样一种孜孜以求的创作精神,坚守着一个高尚美好的目标,她对创作的痴迷,对童心的热爱,使她收获了丰饶的硕果,已出版了100多部精美的作品。希望保冬妮永远高举中国原创图画故事书的创作旗帜,为中国孩子创作出更多精美的小浇浇和睡婆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