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日子里,很多有趣的事情总是无趣的发生,很多偶然的事情总能断然的出现,很多荒谬的事情总想荒唐的结束,这个时候,各式各样的“声明”粉墨登场,有的能让你忍俊不禁,有的能让你哑然失笑,有的能让你感慨万分。
新奥燃气的“公关维护泄密”事件已经得到该公司的“积极回应”,那就是一张声明:“2009年1月7日网络上传出有关“聊城新奥燃气2009年公共关系维护计划”一事属于虚假事件,聊城新奥燃气公司从未做过此计划。我们已向聊城市公安局报警。
杭州火车站通宵排队买票猝死事件,尤为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网友“柳世杀神”的qq签名写道“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啊,买张火车票还得搭进去一条命!”,昨日铁路公安和火车站联合“申明”:据法医初步判断该男子是因病死亡,并非与此前媒体报道的“因通宵排队买票结果猝死车站”。
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之时,几乎都采取同一危机公关方式“鸵鸟策略”来应对危机,期望媒体和大众以时间淡化一切。
时间真的能抚平一切吗?
钟雄认为:危机本身无时不在,而在WEB2.0时代,危机的传播和放大更是无处不在,对企业产生的危害也难以预测,“鸵鸟策略”并不能解决企业的危机,也化解不了危机对企业的声誉的伤害。如何成熟、高效的应对危机事件,找到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企业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应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做到对症下药
产品危机、财务危机、人事危机、市场危机等等,企业的危机无所不在,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并且能够在关键时刻捍卫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做到对症下药。在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已经很多,在次不赘述。
(二)、建立长期的声誉管理体系,做到有口皆碑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做人要厚道,平时多积德”,不少企业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自然其效果不佳,一不小心就如三鹿今日,这样的企业的声誉管理是“补救
- 监测 - 管理”,好一些的会采用“监测 - 补救 -
管理”的策略。其实,最好的声誉管理,应该从“管理”开始。最好能做到年度声誉管理规划,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宣传报道,多提供企业的正面消息。对企业品牌和企业家的声誉都要进行管理,并建立有效的补救机制。
一个简单的声明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很可能给你带来更多的问题,建立声誉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危机管理意识,别让声明毁了你的名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