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7pr.com/attachments/2008/07/78219_200807091628151.jpgVS 危机营销" TITLE="危机公关 VS 危机营销" />
英国麦克斯亚州有一个妇女向法院控告,说她丈夫迷恋足球已经达到不能容忍的“疯狂”地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夫妻关系,要求生产足球的厂家赔偿她精神损失费10万英镑。精明的厂商却利用这一离谱的案例,大造声势,利用那位妇女的指控,向人们证明该厂生产的足球魅力之大。结果,这一奇特的官司经过传媒大肆渲染后,该厂名声大振,产品销量一下子翻了四倍。
这个一个经典的危机营销案例,关于危机营销,网络上有很多文章,但我发现大部分对其理解与危机公关差不多,我以为是值得商榷的。
危机营销不是危机公关
MBA智库的定义是这样的:危机营销(Crisis
Marketing)所谓危机营销,特指企业在面对危机、灾难时采取的一系列拨乱反正营销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http://wiki.mbalib.com/wiki/%E5%8D%B1%E6%9C%BA%E8%90%A5%E9%94%80
而危机公关的定义是这样的:危机公关(public relations in
crisis)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
以上二个定义基本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是,一个采取营销措施,另一个是自救行动。钟雄认为,危机营销和危机公关有如下几个差别:
1、 危机的出现不同,危机公关是被动的,危机营销是主动的;
2、 危害的程度不同,危机公关是较大的,危机营销是很小的;
3、 采取的措施不同,危机公关是传统的公关手段,危机营销用的是营销手段;
4、 行动的目的不同,危机公关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危机营销确实想获得增值。
什么才是真正的危机营销?
所谓危机营销,是企业主动的制造危机和利用危机,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进行推广和宣传活动,以达到营销目标。
危机营销具备如下特点:
1、 危机事件与企业及产品有一定相关性;
2、 危机并不直接导致品牌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完全可以不作为。)
3、 危机可能是故意制造的;
4、 企业是主动的,危机尽在把握,而不是被动处理,亡羊补牢;
5、 营销目的不是避免危机或减少损失,而是获取更大的营销利益。
古井贡就曾藉用“山西朔州假酒案”这一突发性事件,成功地运作危机营销,化危机为契机,堪称危机营销的经典之作。
1998年1月26日,山西朔州假酒案轰动全国,一场在全国范围内查封“山西酒”的运动迅速展开。安徽古井集团远在千里之外,借势振臂一挥,展开宣传攻势,在《经济日报》头版报眼显著位置刊登“古井贡酒致全国消费者的一封信”,呼吁白酒业应当立法,倡议设立“中国打击假酒专项基金”,并伸出仁义之手,向朔州假酒案中的死难者家属无偿捐助20万元的抚恤金,趁机提升了自身品牌的形象。
综述,危机公关和危机营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公关,一个是营销,危机营销可以归纳为事件营销中的一种,但是在形式上有可以说是公关活动,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危机公关,因其营销的目的比较突出,可以归为事件营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