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迎接微媒体时代
(2011-01-24 18:31:44)
标签:
德盛嘉会公关传播品牌网络营销微媒体微博德盛公关媒体新媒体杂谈 |
分类: 传播视点 |
微博,给中国公众带来了新的话语空间,促进了信息的裂变式传播。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公关人不得不开始重视微博传递出的信息,甚至借助微博获取新闻素材、展开企业营销。《证券时报》记者曾做过一项简单调查,在30多家开通微博的基金公司中,多数公司会通过有奖转帖等微博营销手段宣传基金产品。
凭借强大的传播力量,微博正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媒体,而年初,李开复为宣传新作《微博改变一切》在新浪做的微访谈,似乎也预示着为微媒体时代的到来。
微媒体时代,个人影响力逐渐扩大,“自媒体”的概念不断被提及。然而,“自媒体”的定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微媒体营销更适合直接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产品的企业,而非B2B类企业。微媒体的受众多是个人,他们更多的是以私人的身份而非某个机构、组织的身份接受微媒体信息。
诚然,微媒体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口碑传播使得更多的企业逐渐青睐借助微博等进行传播,但并非每个企业都能清楚认识到微媒体对自身的价值。拥有受众的高关注度是件好事儿,但这也意味着,品牌危机更容易因一些微小的负面问题而引爆,例如,之前微博上对那英一片声讨,起因就是其微博上无意中发布的一条警车开到取演出服的个人信息;与此同时,抓住微博上的一些热门信息,也可能为企业传播造就契机,笔者前段时间在新浪微博上关注了一条同城救助流浪小动物的公益活动,其实对于很多宠物用品品牌,如果能跟进,无论从相关性、影响力还是话题性,都是一次绝佳的营销机会,包括品牌认知、促销拉动、顾客关系、社会责任等诸多信息节点,应有尽有,比一堆公关公司创意人员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公益活动更有效,遗憾的是,至活动结束,我们都没有看到一家相关品牌参与其中。
微媒体时代的营销,对企业公关人员及公关从业者的信息敏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利用微博等做企业传播时,不仅仅是依靠提升企业的关注度、粉丝量,更主要的,是把“被关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