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中国公关五大猜想

(2011-01-24 18:33:06)
标签:

德盛嘉会

公关传播

品牌

传媒

德盛公关

理性

新媒体

传统公关

杂谈

分类: 传播视点
有人说,2010年是中国公关行业的公关元年,因为这一年发生的诸多事情让公关——这个长期以来一直隐居幕后的行业走向了前台,被更多人所认知。
那么经历了2010年诸多事件的洗礼,接下来中国的公关行业又将走向何方?2011年,中国的公关行业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猜想之1:公关行业重回“智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来,发稿几乎成为公关的代名词。网络水军的出现继续强化了“公关就是体力活”的认知。发搞机、回帖机、刷屏机、投票机等的出现更是让公关行业乌烟瘴气,甚至遭遇骂声一片。
喧嚣的背后,是整个公关行业自我价值定位的迷茫。只有找准价值定位,行业发展的步子才可能坚定。幸而,诸多行业内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开始摒却浮华和喧嚣,重新思考整个公关业的价值定位。
探索全球公关行业的发展之源,“智业”——利用智力资源,为客户提供价值——才是对这个行业最确切的描述。2011年,将是中国公关业回归“智业”的元年。
猜想之2:新媒体营销和传统公关开始深度融合
公关行业从来不缺创新。对于新媒体的敏锐捕捉以及基于新媒体的业务形态创新,让近几年的公关行业尤其热闹,同时也尤其喧嚣。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媒体公关逐渐进入一个误区——过分强调资源和执行,策略能力一弱再弱。在2010年,以新媒体为核心业务的公关公司开始遭遇到发展瓶颈。这种瓶颈,恰恰是对几年来行业浮躁发展的一种延时性反馈。
万变不离其宗,公关的外形再怎么变化,也脱离不了“沟通管理及沟通”的实质。作为一种智业形态,公关离不开策略的驱动。一些发展较为超前的新媒体营销公司已经开始向传统的公关公司学习,补足策略能力。
而经过几年的发展,人们对于新媒体也开始不再盲目迷信新媒体营销和传统公关的融合趋势开始呈现。新媒体,开始向媒体的实质回归。
猜想之3:资本化热潮不减
蓝色光标的上市让公关行业的资本化运营达到了第一个高潮。资本化,开始成为中国公关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资本对于公关行业的关注,意味着公关作为一个行业的价值开始凸显。而资本的介入也有助于整个行业资源的整合以及商业生态的优化。
在2011年,中国的公关行业将会迎来资本化的新高潮。融资、上市,将会成为继续2011年中国公关行业的年度热词。
猜想之4:行业规范进一步强化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而多年来,中国的公关行业无疑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很多公司快速崛起;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鱼目混珠,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大量有损于行业发展的行为层出不穷。
2010年,诽谤门等事件的出现开始让人们认真看待公关行业的道德规范。年内,已经有部分人士筹划加强行业的道德约束。2011年,行业规范的建设势必将进入更为实质的阶段。届时,也将会有更多的结果呈现出来。
猜想之5:特色中小公司将获得发展空间
公关走向前台,也意味着公关被了解、被认知的广泛度获得极大提升。随着这种认知广泛度的提升,中国公关市场的整体规模将会迅速扩大。
在此次规模的扩大中,有两类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一类是业界领先的大公司,他们会借助资本的优势以及资源的整合优势,进一步扩大规模,然而管理能力以及中高端人才的相对缺失将是这类公司发展的瓶颈。
另一类则是有在产品和服务提供上有显著特色的中小型公司,如德盛嘉会等,将获得更为充分的发展空间。而这类公司,也是最有可能改变中国公关行业整体格局、促动行业持续进步的重要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