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生嫩骨

(2007-12-29 16:12:18)
标签:

文学/原创

淑媛17#fm.jpg 
 《淑媛ELEGANCE》十七期即将全面上市
 
 
我妈的烹饪书书名都叫《五分钟弄出一顿大餐》之类,但我总是自己翻杂志、剪食谱,我从来没想过哪个食谱可能太难;我不是十三岁就很会做蛋奶酥了吗?我了解厨房的节奏,心里非常轻松——而且运气不错。

——露丝·雷克尔

 

 

前几期介绍过露丝·雷克尔的《美食评论家的乔装秘密生活》,这次我想谈谈她的另一本书《天生嫩骨》(Tender At The Bone)。
露丝·雷克尔是讲故事的高手,我读她的书时常常大笑,在这点上她自己也引以为傲,她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美食的种种关系串联起来,一直写到自己如何会在30岁时成为餐厅评论员。
雷克尔的妈妈有些神经质,而且是位“腐烂皇后”—她经常端出一大盘腐烂程度有轻有重的食物,然后轻描淡写地说:“噢,不过是几样剩菜,我想我们可以当早餐吃掉……”雷克尔不到十岁就自封为家中来宾的守护神,以防止妈妈害死赴宴的客人为己任—事实上,她的妈妈确实在为儿子举办的订婚仪式上搞得一团糟,有26位客人吃过她准备的食物后住院洗胃,导致雷克尔在成年后,只要是妈妈大宴宾客她就赶回家去救场,但这也许正造就了她观察食物、探索美食的初步之旅。
她慢慢发现若仔细观察人吃东西,就可发觉他们的身份;接着听人讨论食物,寻找他们的人格线索,明白食物可把人凝聚到一起也可害人疏远的道理。
在整个青春期,她不断爱上对她没兴趣的男孩子,随后那些感情都无疾而终,她觉得自己天生不漂亮、不风趣也不性感,但她渴望有浪漫情事,又不敢直接邀请喜欢的男孩子共进烛光晚餐,于是她对着他及他的那帮朋友说一句:“大家何不到我家来?我来做饭。”可就容易得多了。然后她发现甜点是最招人喜爱的花招,尤其男孩子们特别喜欢,于是在烤巧克力蛋糕时她用力闭上眼睛祈祷:“让他喜欢我吧!”这一招确实管用,但男孩子随后入伍去当海军,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大学时她的室友是黑人,也很会做菜,她们每个礼拜六早晨都会结伴去镇子另外一头的农夫市场采购,她们之中只要一有人进入厨房做饭,就会有其他同学寻味而来,最后她们实在没钱每天为十几个人做饭吃,不得不尽量省略一日三餐; 当室友知道自己是被父母领养的孤儿后,雷克尔想要安慰她,但又觉得语言太贫乏,于是为她小心翼翼烹煮一顿大餐,活像要勾引情郎似的,但六十年代的美国普遍存在种族歧视,她们的友谊还是脆弱地解体;随后她跟着自己一见钟情的男孩子到餐厅打工,晚上下班后他多半会送她回家,一路上和她猛谈摄生饮食法,却始终没有牵过她的手,她觉得心里好绝望,但是餐厅里的前辈调教她做菜肉蛋卷,以及如何一手放在背后以汤匙和叉子为顾客服务,转眼就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
雷克尔对食物具有天然的想象力,她一生都在善用这份想象力。读研究生时,是她感觉糟糕的一年,她没有约会对象,独居在一个租金便宜的公寓,她到酒吧喝酒,对初识的男人产生依恋,状态最差的一次,是有一天晚上独自做了十二份的米布丁,站在炉边直接从锅里全部铲出来吃掉。随后,有天晚上,一个高瘦穿着牛仔裤的男孩子道格来敲门(他来找她的前室友),她把那个女孩儿的电话给他,接着问他要不要吃晚餐?他们进门去厨房做饭,第二天晚上,他又来敲门,雷克尔做了烤牛肉,道格添了第三回,后来,她用古老的“魔术主厨”炉子烤巧克力方块小蛋糕,他陪她站在小小的旧式厨房,刷锅、交谈了一整夜。次日傍晚她做了曲奇,再然后她做了维也纳油炸小牛排,他从此就留下来了……
雷克尔说:“我和道格没有什么共同点,但他立刻令人感到熟悉,仿佛我一生都在等他来敲我的门,一开始我们就常把对方未说完的句子说下去,我以为我们相爱是因为彼此截然不同,但我早该知道没那么简单:我从一开始就给他做爸爸喜欢吃的东西,我内心深处一定知道自己已找到和爸爸志同道合的人。我若带他回家,最后他一定会介绍我深刻了解我爸这位德国绅士。”她带他回家,才发现道格的体型跟爸爸一模一样,他们俩都是瘦瘦高高,远看简直分不出来,他们的合拍一时也令她感动莫名。
结婚之后,她和丈夫到柏克莱生活,和一堆朋友住在一起,因为热爱烹饪,她常常给居住在附近的一大堆人做饭吃。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美国人忙着反省生活的意义,柏克莱的标准说法是:野心是美国的一大问题,大家应该尽可能地环保和人道,人人都觉得吃食物链顶层的东西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所以肉几乎从他们的餐桌上绝迹;每个人都尽量不超额使用自己该得到的世界资源,大谈在地球上该轻轻行走的论调。她的妈妈来看望他们,然后绝望地说:“你整天做东西给不懂得激赏的人吃,你没有野心吗?”她得意洋洋地说:“没有,我没有!”随后在柏克莱找了一家餐馆工作。她在那里倾注全部努力,有一天餐厅的一位老主顾当上一家杂志的编辑,他打电话问她,你想不想试着当我们的餐厅评鉴人?她积累的那些关于美食的理念呼之欲出,稿子轻轻松松就写出来,编辑赞她:你天生是这块料!她妈妈则斥责她说:“你什么时候要用正经点的态度面对人生?你在浪费生命!”她起先觉得恐慌,但最后还是克服妈妈的影响,成为杰出的餐厅评论员,而她妈妈始终也未能明白,正是她自己对待食物的轻蔑态度,造就了女儿成为杰出的美食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艺伎回忆录
后一篇:张家四姐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