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式、一、二)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气功法,名字源于宋代,完整套路始于清代。锦是精美的丝绸,柔韧细腻,因为这个气功法有八段,故名八段锦,属于有氧代谢运动。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间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今天早上6点半到广场,复习了昨天的预备式、第一段,学习了第二段。
预备式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抱球状,马步开裆,左右手指相距2CM。
( 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收头收颌。 微低头,眼随手运。手落抱球状。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缓下沉於丹田。如此托按
4 ~ 8 次。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此式以调理三焦为主。目前有关三焦的部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人认为 [
上焦为胸腔主纳,中焦为腹腔主化,下焦为盆腔主泄。即上焦主呼吸,中焦主消化,下焦主排泄。它概括了人体内脏的全部。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对腰背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腿部脉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还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解除疲劳等极佳方法。用以治疗预
防脉管炎时,要取高抬脚跟的作法,每次要反覆练习。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 1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於肩,成马步站式。上体正直,两臂平屈於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 2
)手握拳,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左手缓缓向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时右臂屈肘向右拉回,右拳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拉弓状。眼看左手。
( 3 )、( 4 )动作与( 1 )、( 2
)动作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开弓 4 ~ 8 次。
这一动作重点是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临床上对脑震荡引起的后遗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对上、中焦内的各脏器尤对心肺给予节律性的按摩,因而增强了心肺功能。通过扩胸伸臂、使胸肋部和肩臂部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和增强,有助於保持正确姿势,矫正两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势。
学习心得:1、手臂保持圆通,不得体现棱角状,伸前呈抱球状。肘部圆通。
2、马步开裆,脚尖不外,脚尖并行,重心在身体中心线,不再臀部。
3、站立、马步,均收复提臀,气沉丹田。
4、拳友见面礼仪,左手自然伸展藏拇指,右手握拳,即五湖四海不称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