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转自孟源):行走在文字

(2008-11-02 12:41:55)
标签:

散文集

大奖赛

配乐散文

孟源

黄河

行走在文字

赵爱玲

文学

文化

分类: 他人评我(评我)

    转发文友孟源的文字,是收藏,也是激励自己。

    和孟源的相识缘起电波传递的有声文字。那时候,我还在乡村教书。喜欢听本市的“黄河之声”广播。当时我的文章在电台“温情港湾”栏目,以配乐散文的形式,上播率比较高。我和爱人在偏僻的乡村,每晚8:30分围坐在我们结婚时唯一的家具——一台收录机前,爱人把事先准备好的磁带放进录音盘,当我的名字一出现,就按下录音键……那时,我也一样通过“黄河之声”的电波,经常听到孟源的文字。因为电波传送的有声文字,特别是后来“黄广”的联谊会,尤其是因为文学大奖赛颁奖晚会,我们相识相知。2008年10月28日我收到在外进修的她邮寄来的信笺,读到她用钢笔亲写的真情文字,倍感亲切。她委托我将此文参加本次的征文。

    全文摘抄。珍藏。纪念。

 

                                 

                     行走在文字

             ——读赵爱玲散文集《留点空白,留点想像》

                       河津市中心医院  孟源

    听文友说,赵爱玲出了本书,惊叹之余,甚是钦佩。她一直忙在教学一线,带着三个毕业班的课,但是在忙碌和生存的间隙,她依然执着地爱着文学,没有放弃写字。

    说起与爱玲的真正相识,也是近两年的事。追溯我们最初的认识,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10年前)本市的“黄河之声”广播。“黄河之声”每天晚上8点30分有个固定栏目“温情港湾”,播放一些配乐散文。当时爱玲的文章上播率特别高,几乎每周都能听到她的名字,感受到她的文字散发的温馨。她的文字质朴清醇,大多是一些情感随笔和青春记忆,我当时还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实习医生,独自在这个异乡小城,倍感陌生和孤独,每天晚上的“温情港湾”就成为我最喜欢的精神享受。从她的文字里,我知道了她是闻喜女儿,为了爱情远嫁当地,当时她和丈夫在乡村中学做教师。后来她调到市区,丈夫还在乡村,两地分居,广播成为她倾诉相思的方式。她优美的文字,从主持人甜美细腻的声音里和着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传到四面八方,流淌在我的心里。有少女般的情怀,有对爱人的思念,有对朋友的祝福……我印象最深打动我的一篇文字就是《留点空白留点想像》,那开始的一句“寄张照片,好吗?”在主持人轻轻的问候里,在略带忧伤的音乐里,我忽然泪流满面,仿佛时光逆流……也就是这篇文章成为她散文集的首篇并且成为书名,足见她对本文的喜爱,这当然是后话。我就是这样通过电波熟悉并认识了一个喜欢文字的老师。我曾经千百次地想像,她到底是怎样的女人?诗情画意的她会怎样站在讲台上?孩子们一定很喜欢与她在一起;我也千百次地纳闷过,这个老师哪儿有那么多的感怀,出手成章,妙笔生华,她又是怎样一个清高独处的女人……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能够见到她,正如她在文字里那样美丽地抒写人与人的交往和缘分,我有一种感觉,在这个小小的城市里,也许我们曾经擦肩而过,也许我们曾经相视一笑……留点空白,留点想像,给我们彼此的世界留一份完美。

    真正与她见面也是缘于“黄河之声”,在“黄河之声”的联谊会上,写手们自我介绍时,我惊讶坐在我对面的那个有着干练短发,清秀娇小的女孩,她居然就是赵爱玲!根本看不出一点严师的影子,倒有点像一个受人宠爱的小女孩,而此时的她已经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联谊会上,她讲述了“黄河之声广播”在自己处于人生低谷时给予的精神寄托,声情并茂,清晰的思维,伶俐的口齿,俨然给观众讲述她的一个精彩的人生片段,在场的听者如痴如醉,把我带回了曾经的青葱岁月。就这样我们有了第一次的面对面的认识。

    第三次的交流当属“礼铭杯”文学大奖赛的颁奖晚会上。她坐在我的前排,入席时,我们相互发出一个惊喜的“咦?!”那次大奖赛中,她的获奖文章我倒记不起来了,她爱人的文章却记忆犹新,《卖薯记》,获得小说类二等奖,还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我们一见面谈得还是文学,谈这次大奖赛他爱人的小说,她情绪高涨,神采飞扬,开心地说:“多么巧合啊,爱人给老母亲买红薯,为了凑整数宽慰母亲,给母亲垫的钱,正好就是获得的奖金啊!”“哈哈,这次大赛给了你们一次补偿的机会,感谢文学,劳动最光荣!”那一次,我们笑得最开心……

    她孝敬父母,尊重丈夫,呵护一双儿女,关爱学生,她锻炼,跳舞,做美容,她有自己喜爱的文字,有自己的心灵家园博客。一切女人拥有的,她都在努力实现,一切女人爱好的,她都爱。一天24小时中,当我们慨谈工作繁忙,家务烦琐,借口没有精力去享受那一份宁静的快乐时,我在想她又是怎样去挤海绵般行走在文字之中。这一切,我想都缘于她心中那一份执着的爱。一个在文学世界里行走的女人,一个在笔端流淌爱的女人,你能说她不美丽吗?我市唯美作家徐小兰说:“做一个美丽自然的女人。”我想美丽是每个女人所渴望的,容貌是父母给予的,而自然是后天形成的。不做作,不矫饰,做一个这般清纯的女子,怎能不美丽?

    拨通电话,我先恭喜她出书,一阵开心交谈之后,她答应送我一本。当见面时,她双手捧着新书呈现给我,我分明感受到,这该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宝贝啊,一个母亲孕育多时刚刚出生的可爱的宝贝,此时此刻,爱玲抱出来让亲人朋友一起来分享她的幸福与快乐!捧着她的宝贝,我再一次进入她的心灵世界。

    让她留点空白,让我再留点想像。

                         2008-1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