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文献馆
高山流水文献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851
  • 关注人气:33,0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子营44号,老高巧遇民间大侠,收藏南京历史变迁中瞬间符号!《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19莲子营

(2021-08-21 08:15:25)
标签:

南京地名

社会学艺术

老门牌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莲子营44号,老高巧遇民间大侠,收藏南京历史变迁中瞬间符号!《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19莲子营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19

莲子营(1-60号南京秦淮,白鹭洲所南起长乐路,北至乌衣巷,东起骂驾桥,西至莲子营。此地尼姑庵内供奉送子观音塑像,赤足立于莲花上,故名。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2007年3月就听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后一处相对完好的居所——莲子营44号也将拆除。我抓紧时间去现场几次记录拍摄,莲子营44号位于白鹭洲公园西南角,建筑大门两边外墙上已经被刷上了大大的“拆”字。屋顶是传统的红瓦尖顶,下面立着西式的柱子。我没能进到院子里面,听周边老人说院子里还有一个小花园,两棵大树环抱中立着一座精致的假山。我去过几次这事就放下了,因为我在长乐路秦状元府筹备南京第一个民间博物馆,计划2007年5月1日开幕展。在布展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老城南人来溜达,媒体的报道也引起很多老人们好奇,《老城南印象陈列馆》会是什么样子?没想到在开展前几天一位老者进来看到我满满一屋子的老门牌很是激动,他说留不下建筑,留下老门牌也是纪念。第二天他又来了,用旧报纸包了一块门牌给我,我一时还没特别在意,看是莲子营名字就问他陶行知的事情,他说你今后就明白了!后来我真的明白了,这是位民间大侠呀,他知道旧居要拆迁,无奈出手把旧居的门牌拿下送给我的老城南馆保留,最遗憾的是我没有记下老人的名字。后来我才知道莲子营44号真正的主人名叫姚文采,在南京教育史上也是了不起的人物。1923年,陶行知与姚文采共同创办了安徽公学(现为南京六中),分别任正、副校长。莲子营44号建筑建于上世纪20年代,老街坊习惯称其为“姚公馆”。2007年这里已经列入保护建筑名录但没有正式批复公告,就在公示前一天被全面拆除了,是否有什么蹊跷就不敢多说了!

2015年08月江南时报老朋友黄勇的一篇文章我才知道,在夫子庙平江府路南端的路口,南京市夫子庙大市场二期工程门前,复建被拆除的民国教育家姚文采的旧居。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时,姚文采协助筹划建校并任生物指导员,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方法教学。抗战时期他将安徽公学迁至安徽屯溪,免遭日寇践踏。他在艰苦治校的同时还为当时建设黄山旅游区做了大量贡献。很多往事我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历史在发生中前行,我们常常擦肩而过,我在南京近20年的生活中,我有幸把很多擦肩的历史记录保留,也在努力把这个城市历史变迁中的擦肩收藏记录,很难的坚持,很有病的癖好。有人说这个事应该是城市管理者的事,但还没人意识到时是否就看着这些消失?感谢自己生命中没有浪费时光。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821  上午6:55   20度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一句话:我非常祈盼能实现世界独一无二的《老门牌博物馆》梦想,希望有超前思维者合作,绝对艺术、历史、情感、社会学汇聚的人文景观流量地标。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