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有请歌者李志多年前就写好今天这篇,《热河》是一首B哥的歌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17热河路

标签:
老门牌南京地名社会学艺术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17
热河路(1-237号)南京下关区,热河路所与车站所。南起中山北路,北至南京西站。以原热河省命名。(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热河路家族太大了,老大热河南路有300多户号牌,还有自家的热河路商场一名,还有十一条正式以热河路号牌得名的巷子,总之热河路是下关区中心干道,见证着下关的历史变迁,我也只是这么多次变迁中的过客,记录了点滴的生活片段。之前的很多篇下关文字中我也多多少少的都有所提及热河路,什么下关商场被我与几位朋友包下来搞“下关元宝家具城”,什么“双鱼面馆”,什么“老虎灶”的故事等等。最后想想我怎么写也不如“B哥”写的热河路好,热河路只能由南京B哥李志来写了,而且他很多年前就写好了。有人问我什么“B哥”?是谁呀?你只能自己查查看了。《热河》的歌词是这样的:
热河路就像八十年代的金坛县,梧桐垃圾灰尘和各式各样的杂货店。人们总是早早的离开拉上卷帘门,在天黑前穿上毛衣点一根烟。热河路有一家开了好多年的理发店,不管剪什么样的发型你只要付五块钱。老板和她的妹妹坐在椅子上对着镜子一言不发。他们的老家在身后在岸边在安徽全椒县。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亮时伤感。如果年轻时你没来过热河路,那你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很幸福。纪念碑旁有一家破旧的电影院,往北走五百米就是南京火车西站。每天都有外地人在直线和曲线之间迷路,气喘嘘嘘眼泪模糊奔跑跌倒奔跑。秋林龙虾换了新的地方32路还是穿过挹江门。高架桥拆了修了新的隧道,走来走去走不出我的盐仓桥。来到城市已经八百九十六天,热河路一直是相同的容颜。偶尔有干净的潘西路过,她不会说你好再见。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黑时伤感。如果年轻时你来过热河路,那你现在是不是已经被他们淹没。没有新的衣服能让你爱恋,总有一种天气让我怀念。醒来或者吃饱又是一年,相遇然后分别就在一天。
如果你真的搜了这首歌听了,你会被这奇特音乐人感动,他的直率与敢言一直在半地下状态演唱,因为他的东西很多涉及敏感词语,所以我也没法聊的太多。热河路也有几处里弄式建筑,但随着时间的2021年,真不知道还剩多少?是否都被商业地产的高楼大厦取代?是否已经没人想念那些歌声里的光阴。李志那个装逼犯在我心里种下的草一直都在牵绊着我。有人说热河路有多长,下关的记忆就有多长。作为老下关最浓重的缩影,热河路就像一道绳索,串联起了人们对于老下关的种种回忆。《热河》这首歌更是保留了热河路最后的余温!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8月5日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