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萍老师
胡萍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651
  • 关注人气:19,8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讲师陈芯芯)每一片雪花的重量都值得深思

(2019-05-26 20:12:08)
分类: 善解童贞讲师信息

(转载讲师陈芯芯)每一片雪花的重量都值得深思

“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黄健华老师在善解童贞的讲师群里引用的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作为引来这“玉”之言的抛“砖”人,我也在深深的反思。

事件的起源是:我在上完一节“6-7周岁的孩子课程”后,在大家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时,一名男孩的父亲用一把小尺子一边敲打男孩的头面部,一边低斥:“你看看你,怎么听课的?”。当时我正在与另一名家长沟通,而这个被打的男孩就站在离我一个座位远的地方,我听到声音转过头去,看到那个男孩木然的站着,他的父亲板着一副严厉的面孔,手上拿着小尺子一下下地打在他的左脸上,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我的手不由自主地伸出去想拦住那把尺子,但手只停在了男孩和父亲的中间没有继续向前,我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是去夺下尺子?还是把那个孩子拉过来?我看向那位父亲,希望他能看在老师在场的面子上不要继续这样对孩子,但是显然这位父亲并未接收到我的暗示,仍然进行着他的“教育”。我站在那里,那一声声敲打声似乎打在我心上,我看了看周围,其他家长也对此视而不见,我在纠结要不要强行干预,但又担心让这位父亲颜面尽失,造成更不好的后果。在我的纠结中,时间似乎变得漫长,但又似乎很短暂,那位父亲自己停止了,我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大家仍然各忙各的,收拾东西,给孩子穿衣服,而我做了什么我自己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在门口时看到那个男孩要离开了,那位父亲在他后面仍在不满的说着什么,我终于还是忍不住,走上前拍了拍男孩的肩膀,对他说:“老师还是喜欢你的。”男孩表情似乎松了一下,但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这件事就一直梗在我的心头,我回忆了下,男孩在课堂中坐在最后面,表现得很安静,似乎没有举手回答过问题,唯一我对他的交流是在讲解男孩翻洗包皮时,特意抱着男孩玩偶走到他跟前去示范了一下,他小声地说:“知道了”。可能是因为家长觉得孩子表现得没有其他孩子积极和突出,才会以打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吧。

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状况,于是把问题发到了善解童贞的讲师群,通过其他讲师的回复,我慢慢理清了思路。原来,即使我把课前纪律和约定倒背如流,但我并没有完全地理解;原来,即使我在课前介绍自己是今天的讲师,但我并没能把自己放在一个真正老师的位置上;原来,即使我已经三十多岁,但面对权威家长的恐惧心理依然存在。

在孩子课堂的家长纪律中,我们要求家长不可以在课后斥责孩子,不可以追问孩子,其内涵不仅针对孩子在课堂上提出了家长“意外”的问题或者发言,也针对孩子没有在课堂上表现家长“期望”的优秀和突出,如杨*帆老师所说:“要让家长遵守我们的课堂约定。”,而对于宣布纪律的讲师,同样也要坚持对纪律的执行。在这个状况中,我只需要对家长说一句:请遵守我们的课堂约定,不要斥责孩子,那这个状况就可以解决了,也完全不会出现我所想象的家长尴尬而恼羞成怒的情景。

“既然给孩子上课了,在家长和孩子心目中,我们就是货真价实的老师。看到家长教育方法有明显的问题,作为老师有义务指出,否则家长看老师不作为,会以为自己做得对,老师默认了自己的做法。孩子在老师面前被打也会产生羞愧感。”黄健华老师在群里的这段阐述,也击中了我的内心,这是我在这个状况处理中没有做好,自己心里最大的内疚,我觉得我的不作为给孩子的这场“雪崩”又增加一片雪花。我想到胡萍老师所说,我们做教育,不是只单纯地讲授科学知识,还要有人文的关怀,突然间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在我自责感升级时,王丹玲老师说:“我们有时候确实会想做但做不到。”杨*帆老师说:“作为讲师,每堂课都会留下一些小遗憾很正常,以后就更有经验了,无需难过和自责。”我瞬间觉得自己被理解和接纳。每个人成长的经历都各有不同,面对今天的这个状况,我捕捉到自己有恐惧的心理存在,有对小男孩的代入感,但经过复盘,我又有了进一步的成长。感谢善解童贞讲师团这样一个温暖的集体,让我得以成长。再次回想起讲师招生时对于招生对象的要求其中一项:“力求改变生命状态、实现自我价值者”,庆幸我是其中一员。

这次课程虽然出现了这个状况,一片“雪花”微凉,但却成为我成长的契机,我会继续努力。而在这次课程中,我也收到了讲师生涯中的第一份礼物,有一个小男孩下课后给我做了两个“东西南北”重叠像花一样献给了我,对我说:“老师,我还想上你的课。”幸福感油然而生,我觉得另一片“雪花”已融。

 

(转载讲师陈芯芯)每一片雪花的重量都值得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