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弗洛伊德儿童性发展理论

(2018-11-08 08:51:13)
标签:

杂谈

    
解读弗洛伊德儿童性发展理论

    2018年11月10日~11日,“第二届儿童性健康教育国际研讨会”将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用爱与科学解读孩子的性”。
    
    胡萍在研讨会发言的主题:解读弗洛伊德儿童性发展理论
    分享时间:2018年11月11日上午11:20-12:00       
     
    人类从出生至青春期,性发展经历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这几个阶段的性发展来自生命内部机制,在其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与相互联系,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个体性发展最终的模式,而这个模式直接关系到了个体成年后的性心理与性活动模式。
    我将以弗洛伊德理论为主线,以法国电影《钢琴教师》为辅助,以两位主要人物的性心理展示健康的性发展模式与不健康的性发展模式,让听众能够容易理解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与孩子性发展的关系,理解儿童性发展的生命本能与外界环境影响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