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2018年3月云学院学习小结
2017年初夏,在我参加PD读书会期间,带领我们的Z老师得知我是一名做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讲师时,问了我一个问题:“善解童贞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有些尴尬地回答说:“嗯.....不知道。”从对方表情中我知道她有些失望和遗憾,Z老师随即友好地笑了笑,转移了话题。当时我的认知是,胡萍老师的善解童贞系列书籍是善解童贞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但是我并不清楚善解童贞书籍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Z老师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种子,埋在我心里,直到2018年春天,在云学院高级班(以下简称“高级云”)的课堂里,这颗种子终于开始萌芽。
在高级云“儿童的情欲发展”主题学习中,通过胡萍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善解童贞3:孩子的情欲世界》是儿童性欲发展的最根本的一本书,这本书解读了弗洛伊德的“幼儿性欲”和“儿童的性理论”这两篇文章当中的部分理论。然而,在我自己阅读这两篇文章、以及在小组讨论中发现,弗洛伊德这两篇文章中有很多内容我们是看不懂的,胡萍老师平静地说“看不懂是正常的,我都看了十几年了,我这本书都快翻烂了,还是有些地方看不懂。如果觉得弗洛伊德的书不好理解,可以先去看《善解童贞3》,只要用心就能够看懂。”老师的介绍,让我了解了“善解童贞”的基础之一是弗洛伊德的这两篇文章,这是善解童贞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胡萍老师建议我们:“在学习中,要联系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努力把自己在课堂里、家长咨询中、自已成长及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案例,甚至周围同学朋友的案例都要想方设法地拎出来,与我们正在学习和讲解的理论去契合,这样我们的理解才会更深入。慢慢地,未来我们遇到家长提出相似的问题时才会融汇贯通。”我深切感受到胡萍老师是把自己多年研究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我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家长和孩子,这也是为何在《善解童贞》系列书籍中,胡萍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去解读儿童性发展规律,以及家长(教师)应对儿童性发展过程中行为的原则等。书中的案例要么来自真实的课堂,要么是孩子和家长的来信或咨询,而且还有一些是胡萍老师自己的成长经历、养育孩子(根儿)过程中的经历及切身体会,甚至还有孟爸的“黄金万两”和“辣椒情节”等等。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真实是获得信任的基础,大量的真实案例及数据调查研究成为善解童贞理论的第二个坚实基础。这个基础是对弗洛伊德“幼儿性欲”和“儿童的性理论”等理论的尊重和发展,是将一百多前西方儿童性理论与现代中国本土儿童性心理研究与性教育发展相结合的最佳模式。
随着善解童贞云学院的理论学习,我开始关注善解童贞书籍的参考书目,《善解童贞》1-5五本书的参考书目里,王振宇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弗洛伊德著《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两本书均列于前两位,这让我进一步理解了胡萍老师对“善解童贞”中“善”字的解读:
(1)
(2)
(3)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懂得科学养育。做为善解童贞讲师,要为家长和孩子提供高品质的课程和服务,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感谢向我提问的Z老师,下次有机会我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她分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