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课堂秩序的背后......

(2017-08-18 20:20:58)
标签:

转载

善解童贞深圳讲师吕丽的博文

在善解童贞10-11岁孩子课堂里,带手机上课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在讲课程秩时会有一条“手机静音、上课时不能玩手机”的约定。10岁以上的孩子课程,是孩子单独上课,家长不能进入课室。有时在上课前,会有家长提出上课时把孩子的手机收起来,担心孩子上课时会分心。而作为善解童贞的讲师,我们要不要把孩子的手机收起来呢?

记得有一次,我为胡萍老师的12-13岁孩子课程做助教,多数是初一的孩子,很多孩子手里都有智能手机或者IPAD。快要上课了,几个男孩还在全神贯注地玩着游戏,其中一个男孩的妈妈悄悄问我:“上课前你们会把孩子的手机收起来、统一保管吧?可以请老师把孩子们的手机和IPAD暂时收起来吗?”我非常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她担心孩子上课时会分心,不能专心听课,于是我把家长的要求转告给胡萍老师,她想了一下微笑着说:“不用,我有办法”。这位妈妈也听到了,她脸上的表情从紧张变成了焦虑,当时我的直觉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上课前收手机的做法是不符合善解童贞一惯风格(其实当时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哪里不符合)的,但是不把手机收起来,如果孩子们上课时玩手机,胡萍老师会怎么做呢?带着这个疑问课程开始了,这两节课里我特别留意观察了孩子们用使用电子屏幕的情况,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在上课期间,只有两个男孩在看视频(课程里会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时把手机拿出来看了一小会儿(最多两三分钟),其他孩子在上课期间都没有看手机,这样的结果让我更佩服胡老师,但当时我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转载]课堂秩序的背后......


8月份刚刚结束的讲师培训中,有一次关于孩子课堂秩序的讨论,这次讨论让我理解了胡萍老师说的“不用收手机,我有办法”;讨论的过程,让我对“心理健康课”也多了一层理解。那么胡萍老师到底为什么在上课前不把孩子的手机收走呢?

首先,如果不收手机,孩子会觉得自己很自由,对于已进入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大孩子”们要尽量地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其次,如果上课时有人玩手机,那么谁玩就收谁的,如果不影响别人,也可以选择不收,因为很多孩子是有一心二用的能力的,不要一来就全部收走,因为全收的话,那些守纪律的孩子也被惩罚了,他的权利就被侵犯了。当然,讲师可以提醒孩子把手机静音、上课不可以玩手机。在善解童贞的课堂里我们是信任孩子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尊重了我们的信任,有的人不尊重我们的信任,对不尊重我们信任的人,我们才会没收他的手机暂时代为保管;很多孩子是整节课都不玩手机的,我们为什么要一来就把人家的手机收起来呢?这样做的话会让孩子心里觉得这个老师不友善、跟我们学校的老师没什么两样(一上来就运用权威、侵犯我的界限)!所以一个大的原则是:尽量尊重孩子的权利,营造一个让孩子信任我们的氛围。

那么,既然孩子上课时可以自己保管手机,上课期间孩子是否可以用使用手机百度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时,课堂上会遇到孩子不理解的词汇,这时有些孩子会马上用手机去搜,这是我们阻挡不了的,我们发现孩子们会有各种方式、各种能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度、最开放的自由度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不给孩子设限!在8月示范课《防范性侵害》课堂里,当孩子课前收集案例中出现了“老司机”这个词时,孩子们发出各种笑,这时一个男生马上用手机百度“老司机”并站起来大声读给大家听,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孩子们笑声中带有的阴暗被晒了出来,这是善解童贞课程中带有艺术性的教机,可以帮助孩子们清理自己内心对带有性意味词汇的羞耻感,帮助孩子们建构健康开明的性价值观。上课时我们不需要主动提示孩子拿手机查资料,但如果是孩子主动去搜,我们也不阻挡,这样做尊重了孩子的学习方式。

善解童贞是性健康课程,有一些孩子是被家长压着来听课的,上课前内心有就反抗;还有的孩子内心对性有不健康的羞耻感 ,所以当听到生殖器官这个词或者讲解生殖器官的结构等环节中,他们的内心会有不舒服或者反感,这时,孩子就会用看书、画画、和同桌讲话、甚至玩手机等行为来掩饰和调整自己。当我们理解了孩子这样的心理,就会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允许孩子用自已的方式来听课,我们相信很多孩子有一心二用的能力。善解童贞孩子课程是心理健康课,不是知识课程,讲师要顺应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建立对课程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半遮半掩”地把课程上完,上完之后孩子总有收获!

善解童贞孩子课堂秩序背后,是我们讲师对孩子的理解、接纳、信任、尊重、帮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