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善解童贞之“复出”

(2017-05-23 16:22:28)
标签:

转载

善解童贞山西晋城讲师宋爱芳的授课感悟

由于怀孕生二胎,我刚刚打开的学校的局面被迫停止了。终于生完孩子做完月子,我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候去找了我们市的实验小学找到搞家庭教育的于老师,于老师马上安排了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上了6-7岁和8-9岁的孩子课程。

因为第一次讲一个班,并且有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没讲过课了,讲课前很紧张,尤其是四年级的课,知识点那么多恐怕要遗忘很多。后来讲起来了,发现许多害怕忘的点自然而然就讲出来了,难道这就是内化?

这次讲课中存在的问题:

1. 分房间睡觉仍然是个大问题。无论是二年级和四年级,在上课时说到分房间睡觉时,发现自己独立睡觉的孩子还是少数,问孩子为什么不分房间,孩子的原因很多,比如害怕,说了几个应对的方法,有点还说害怕,我说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和家长交流时,许多家长尤其是妈妈说孩子离不开,孩子不愿意、怕孩子受凉等借口。由于时间问题我只能对家长说:要搞清楚到底是妈妈离不开孩子还是孩子离不开妈妈,不要以孩子为借口来依赖孩子,请家长自我反省,一定要孩子独立睡觉。

2. 在做完感恩卡时,让孩子双手把感恩卡交给家长,并且拥抱。我发现只有极少数孩子和家长拥抱,在我讲过的好多课中都是这种情况。我分析原因,一可能中国家长和孩子这样肢体接触表达感情的方式很少,二是在学校有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场合下“不好意思”。不知这个该怎样加强。

3. 在这次的课中,出乎我意料的是,好多学生在画自己是怎么来到世界上时,居然和胡老师十年前的课堂收集到的画一样不少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商店买来的、话费充的等。我以前讲8-9岁课时绝大数的孩子都画的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分析是不是以前讲的课都是少数孩子报名来学的,家长对孩子的性健康教育比较重视,而现在是在学校的整个班讲,家长这方面的意识参差不齐、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处于欺骗、躲避的落后状态导致的。所以我认为我应该先看学生们的画,然后把画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好让他们认识到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从而审视自己的教育。

4. 当孩子们在做感恩卡时,我和家长们交流时家长很少提问题,羞于启齿,处于冷场状态。甚至班主任老师在我讲完男孩女孩不一样后,来问我,宋老师,咱们讲的幅度是不是有点大,你看这些图片……这可能也是家长心中所想。我和老师说,我们讲的是有关身体的科学的真实的知识,不讲这些,或者还是遮遮掩掩的状态,孩子们的好奇和疑惑一直在,我们的课又有什么意义呢?老师点头赞同。虽然没有家长再提问,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肯定,尤其是一对夫妻都来了,从他们质朴的“很好很好”中可以看出来。从后来学校收到的反馈中,家长都让学校赶紧开展五六年级的后续课程。还有个家长是第二次听我的课,认为比第一次讲的还好。

 

孩子的状况:

1. 画画环节:许多孩子问我,是画男孩女孩还是大男人大女人,我回答是大人,有点孩子本来画的是男孩女孩,后来又擦掉画上了有烙腮胡子的大男人,看来孩子分的还是很清楚的。[转载]善解童贞之“复出”

2. 有孩子问我,老师,既然隐私不可以随便说问什么还要上课呢?我回答:上课就是要教给大家知道什么是隐私,要不你怎么知道隐私不可随便说呢?再说,隐私是个人的,我们没有涉及具体每个人的隐私,这不是随便说的,是在讲解科学知识。

3. 在调查孩子对精子和卵子怎样结合的认知情况时,孩子们的认知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孩子停留在皮肤接触的阶段,有的孩子已经用语言描述出了细节,这时我赶紧停止提问,总结出了大部分孩子需要的结论。在接下来的巡场时,我单独告诉那个孩子:你懂得知识很多,一定是个爱学习爱看书的孩子,不过,以后不要在公众场合说的这么说。孩子高兴的接受了。后来听老师说这个孩子的妈妈是心理学老师。那位第二次听我课的家长问我:会不会影响到那些“开窍”晚的孩子,我告诉她:需要知道的孩子就可以听懂了,还没到这个认知水平的孩子听不懂不用管就不会提前唤醒,所以不会影响的。

总结:

总体来说这两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在二年级的课程中因为忘了说“不可以重复别人的发言,导致好多学生重复发言,造成了讲课的前松后紧,这是我应该注意的。还有些遗忘的点,还有对学生有些没有及时回应,有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更好,需要以后多下功夫琢磨提升自己的水平。

后来又在五年级的一些家长中讲了一次6-13岁儿童性教育的家长课橙,从这几次课家长的反馈中看到了开展儿童性教育的迫切性,尤其是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家长。学校也有了以后要合作的意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