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性教材之争(10):公众需要理清的几个问题

标签:
胡萍老师性教育教育 |
分类: 杂谈 |
在这次北师大小学生性教材的大讨论中,我们需要继续理清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公众在看到相关文章和人士的发言时,能够辨别文章与发言中的真理与谬误。
第一个问题:性健康教育专业人士与性健康教育爱好者的区别是什么?
性健康教育专业人士是指对性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长期实践研究,对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有实践研究,对性健康教育有实践研究专著者,他们既有性健康教育的一线实践经验,也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论著,这是性健康教育专业人士的判断标准。
性健康教育爱好者是指热衷于做性健康教育的人,他们缺乏对性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研究,也难以静心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在加入某些机构后,接受某个课件讲解的短期培训(我听说有的这种培训只需要一天),然后就满怀激情地去给孩子讲课了。而这种课件的制作者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属于爱好者范畴,只是他们把性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图片进行东拼西凑,做成了给孩子讲课的课件,然后,拿着这些课件去培训爱好者们。由于爱好者们缺失专业指导和专业训练,所以,他们编写的课堂教学材料错误百出,为孩子开展的课堂教学必然错误百出,在我的著作《善解童贞5:防范性侵害》中,记录了一个毫无专业背景的性教育爱好者团队,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防范性侵害的课,并做了课堂剖析,指出了这堂课给孩子带来的心理破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另外,在此说明一点:我不与性教育爱好者讨论学术问题,如果有谁要与我讨论学术问题,请您先拿出您的研究专著,我们就相关共同研究的领域和问题进行讨论,否则将出现理解层次的偏差,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提醒一些爱好者不要来与我讨论学术和专业,如果爱好者有性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需要帮助,可以在善解童贞微信公众号咨询板块留言,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讲师会回答您的提问。
善解童贞全国讲师联盟的讲师不属于性教育爱好者,我们的讲师接受了性健康教育的专业训练,这种培训的专业度和严格程度已经在行业内传为佳话,而且,善解童贞讲师通过善解童贞云学院学习性发展的基础理论,通过阅读研究性学与性教育学方面的专著、为孩子上课、回答家长提问,讲师们理论联系实践地学习性学以及性教育学知识。由善解童贞讲师写成的《善解童贞6:善解童贞讲师课堂实践研究》也即将出版。将来,随着善解童贞讲师课堂研究范围的广度与深度扩展,讲师的研究文章将在《善解童贞》系列中不断增加,比如未来将有《善解童贞7》《善解童贞8》等等,这是善解童贞讲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的体现。我是从2014年开始开展讲师培训的,历经三年,善解童贞讲师现在正在向性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士方向发展,未来,善解童贞讲师将成为中国第一批儿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人士!
第二个问题:“性教育”的落点是“性”还是“教育”?
“性教育”到底是以“性”为核心,还是以“教育”为核心?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是以教育为核心,性健康教育是按照孩子性成长的规律,帮助孩子完成生命中性发展的任务,帮助孩子建构健康的性价值观,帮助孩子建构起性道德和性伦理,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性冲动,性教育是帮助孩子生命完整发展的教育,这才应该是性健康教育的主流意识。关于这些论点,如果读者需要解读我的思想,可以看我的著作《善解童贞2:6-13岁孩子的性发展与性教育》。
如果性教育是以“性”为核心,那么,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时候,会突出“性”,而不是因循孩子性发展的规律帮助孩子成长。以“性”为核心的性教育,就会不因循孩子的性发展规律,而以成人想当然的尺度去对孩子输入“性”,这也是北师大小学生性教材存在的根本问题。
第三个问题:在性健康教育领域中,“保守”的定义是什么?
看到今天(3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性教育教材被指盲目模仿西方,编者:此观点完全迎合保守家长》,如下图,在这篇文章中,彭晓辉说我“完全在迎合和代表部分保守家长们的需求”。在我针对此教材的多篇博文中,我已经非常清晰地表达了我的核心观点——儿童性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在此,对于彭晓辉提到的“保守”二字,我做出回应:如果彭晓辉把我尊重科学、勤于研究、强调专业、注重实践、敬畏生命、尊重民族文化习俗的性健康教育定义为“保守”,那么,我将永远做儿童性健康教育的“保守派”!因为这样的保守是在保孩子,是在保家庭,是在保科学,是在保生命!
请大众思考:彭晓辉想要的“开放”是怎样的一种开放?难道对7岁孩子讲性交细节就是开放?难道教5年级孩子手淫就是开放?这种“开放”将会把孩子的“性”带向何方?如果您是孩子的家长,您愿意要如此开放的性教育吗?
第四个问题:在性健康教育中,如何做到敬畏儿童的生命?
当我指出北师大小学生性教材因为存在的专业缺陷,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因为他们正在使用这套教材教孩子,担心受到指责,这点我理解。然而,如果这些使用北师大性教材的人,是真正敬畏儿童生命的人,他们应该认真审视教材是否真的存在专业性的缺失?自己在性教育这门科学面前,自己真的是否达到了专业水准?是否真的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如果真的有伤害了该如何弥补?这才是敬畏儿童生命的自然反应。
然而,这些人不是这样做的,他们的做法是招募6-8岁孩子及家长,15个家庭,见下图。让孩子们继续使用这套教材,自己继续用这套教材给孩子上课,而且还将这个课程向全世界转播,让参加课堂的孩子曝光在世人面前。当我看到这个招募通知的时候,我彻底愤怒了:用孩子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用孩子来证明教材是正确的!孩子成了证明你们正确的工具?!自己作就作吧,请不要拿着别人家的孩子一起作!他们这种做法就是不敬畏孩子生命的典型!
我在《北师大性教材之争(5):做儿童性教育要敬畏儿童生命》中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敬畏,什么是不敬畏。在这里复习一下:当将儿童生命健康发展置于自己做性教育的热情之上,这是敬畏,将儿童生命健康发展置于自己做性教育的热情之下,这是不敬畏。
第五个问题:我指出北师大性教材存在的缺陷,到底触动了谁的利益?
我对北师大性教材的专业分析,指出教材存在的各种缺陷,这一定触动了一些个人和机构的利益,否则他们不会竭力否认教材的缺陷,这些个人和机构与这套教材的利益关系何在,公众可以深度了解,这里我就不分析了。
第六个问题:北师大研制和出版的性教材,为什么没有在北师大小学使用?
这套教材由北师大的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为什么没有在北师大小学里使用,为什么没有在北京其它公立学校使用?而是在打工者子弟校使用?这是很多公众都问到的一个问题。
我相信,打工者子弟校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对这套来自北师大的性教材具有高度信任,但也缺失判断力,这是不争的事实。的确,打工者子弟更需要关怀和优质的教育,而不能够把他们当成这套教材的试验品。
第七个问题:性教育的必要性是否应该掩盖专业性?
针对我提出的北师大性教材存在的专业性问题,回应者却用必要性来掩盖,不正面应对教材存在的专业性缺陷,当然,对于回应者缺乏性教育学科的专业度,无法在专业层面回应我,只能够拿众所周知的必要性来掩盖其专业度缺失,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也希望公众能够理解。
在去年底,善解童贞在制定2017年工作计划时,把举办“中国首届儿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作为了2017年的重点工作,开年后就积极进行筹备,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我希望中国从事儿童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人士,有一个专业的论坛会议,共同推进中国的性健康教育事业。2017年开年后的这场大讨论,为“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高峰论坛”进行了一次大大的热身。
在此,我正式宣布:善解童贞将在2017年下半年举办中国首届儿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高峰论坛,未来,中国热爱儿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教师、家长、专业人士、社会人士等,可以每年都聚会在这样的论坛,共同探讨,积极推进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希望大家关注善解童贞微信公众平台即将发布的会议信息,届时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未完待续!
欢迎大家转发,转发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不要做原创保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