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老师,我终于知道女孩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了!”

标签:
转载 |
分类: 善解童贞讲师信息 |
![[转载]“老师,我终于知道女孩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了!” [转载]“老师,我终于知道女孩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次10-11岁《男孩女孩不一样》课后,女孩A找到我笑眯眯地说:“老师,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了!”
从女孩A的表情和语气中,我明显地感受到她的满足和内心的轻松!我问女孩“那你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呢?”她笑着说:“因为我的和男孩长的不一样!”我说:“是的,女孩的鸡鸡和男孩的鸡鸡长的形状不一样,女孩也可以站着尿尿,但会尿湿自己的裤子。”女孩满意地猛点头......女孩A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胡萍老师新版《善解童贞2》第3章里的一个案例: “我有两个孩子,女儿14岁,儿子9岁。最近儿子告诉我一件事:姐姐问她知不知道女的也有鸡鸡,并把裤子脱下来给他看,他就骂姐姐有神经病。女儿学习优秀,还是个班长,怎么会有如些行为?”这是一位家长的困惑,胡萍老师的解读是:这个女孩的行为与女孩是否为班长、是否学业优秀毫无关系,而是与女孩早年心理性别的发展有关。父母可以借助一些性教育的书籍或者性教育课堂,让女孩了解性器官与性别的关系,接纳自己的性别。我在想,女孩A的这个问题也许已经困扰了她很久,因为她来找我时,我明显地感觉到她的如释重负!如果女孩A没有来上这节课,这个问题可能还会继续困扰着她!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我从哪里来》课前和孩子们分享女孩A的问题,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课间时有位女同学和我说,她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不能站着尿尿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男孩B立即回答:“女孩也能站着尿尿的!”
这句话引来了其它同学关注和疑惑的目光,我也有点意外,因为在以往课堂里的讨论中,经常会有男孩说:“女孩不能站着尿尿,因为女孩没有鸡鸡。”这样的答案也是绝大多数中国父母回答孩子“为什么男孩站着尿尿,女孩蹲着尿尿”这个问题时脱口而出的“标准”答案。
男孩B接着说:“我知道外国人发明了一种东西,放在女孩的屁股下面,女孩就可以站着尿尿了!”
我说:“那么如果女孩不借助其它工具,站着尿尿的话,是不是会尿湿自己的裤子呢?”男孩B点头。
女孩C小声说:“女孩在冲凉前可以站着尿尿的!”我点头同意,女孩C有些得意地捂着嘴儿笑。这时我总结道:“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的形状不一样,男孩的鸡鸡是长长的、女孩的鸡鸡是扁扁的,女孩也是可以站着尿尿的,但是会尿湿自己的裤子。”
课后我在网上查询,的确查到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女人站着尿尿辅助工具”这类产品,可以帮助女性可以站着小便,只要练习几次就可以让女性能够站着小便而不会尿湿裤子,而这个产品不限于外国有,多年前曾在中国西安的一所高校里,也曾经推广过女性站立小便器,同时配有女性小便专用的辅助工具。我想能让男孩B关注到有这类产品的,就是男孩对异性身体和女孩不是站着尿尿的好奇心吧!
在弗洛伊德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这本书中,讲到儿童的第一个性理论:“他们认定所有的人,包括女人,都有一个像他自己身上那样的阳具”。6岁前孩子的性别心理发展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儿童的这一性理论让男孩担心自己的鸡鸡被割掉,产生被“阉割”的恐惧和焦虑。女孩为自己已经被“阉割”而产生的残缺身体感到自卑和无助,这样的认知对女孩性别心理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影响。在孩子经历这个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要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在善解童贞6-11岁的孩子课堂里,专门设有关于男孩女孩身体不一样的讨论环节,来帮助儿童了解生殖器官与性别的关系,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性别。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在懂得儿童的性心理发展过程的前提下,找到的保护儿童心理的正确做法,这样一个过程和答案(男孩和女孩都有鸡鸡,但他们的形状不一样,男孩的鸡鸡是长长的,女孩的鸡鸡是扁扁的)让女孩感觉到身体没有残缺,让女孩明确知道自己的身体与男孩是平等的。如果女孩没有走出被“阉割”的心理困境,对于自己“没有男孩那样的生殖器”无法释怀,就将成为一种情结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例如开头提到的14岁女孩的案例。)
释怀后的女孩A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就好像换了一个人:第一节课她是坐在最后排、基本不发言、表情平淡。第二节课开始,女孩A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开始举手提问;第二次来上课时女孩A感冒了,她带着大口罩早早来到教室,坐在最前排,每次分组讨论都要做代表小组发言......
我明白,这位六年级的女孩A在第一节课《男孩女孩不一样》里懂得了的科学知识,帮她“治好”了一直困扰着她的“心病”,帮助女孩A从内心真接纳了自己的性别,心生喜悦。
注:本文中蓝色字体的内容来自《善解童贞2》第3章,作者:胡萍。
下面是《男孩女孩不一样》和《我从哪里来》课后,孩子们写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