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解童贞孩子课堂上,讲师会和孩子们一起探讨身体隐私的概念以及如何保护隐私的话题,课程设置了让孩子们绘制男性女性身体不同特征的环节,来了解孩子们对于男性女性身体特征的认知程度,和孩子们对于自我性别认同的建构程度。
在这个环节中,大多数的孩子能够正确的画出男性女性身体的第一性征,却也有一部分孩子不能够正确表达,这一部分的孩子大略有三种类型,其一:的确不擅长于绘画这样的表现手法,我们会鼓励孩子应用最简单的图像表达方式;其二:孩子对身体性征怀有不健康的耻感,拒绝绘图,那么讲师们会进一步了解原因,并清除孩子们以往错误的性信息的输入和链接,让孩子们回归到自然开放的课室环境中来,重建科学健康的性新观念;其三:孩子确实没有适时的得到观察男性女性身体的机会,不知道怎样画出身体的特征。
一次6-7岁的课堂中,我发现一个孩子在画图的时候无法画出身体,孩子已经满了6岁,我小声询问他不能画画的原因,他也很小声的答复我说老师我不会画,我察觉他可能是属于第三种情况,于是我请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达就可以了,孩子最后完成的图画中,人体所占的位置非常小,然后性征不明显。于是,在课后,我找到他的妈妈,了解孩子的情况,我问妈妈孩子是不是没有观察过父母的身体,因为这对孩子的自我确认特别重要,妈妈犹豫了一下,对我说,老师,我们是穆斯林。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了解穆斯林的教义里是不允许女性裸露身体的,这样的话孩子确实没有机会来观察人体。于是我进一步向妈妈了解,家长是否确实的知道我们的课程内容。妈妈回答说,是的,我们也希望孩子有在性方面获得科学的知识。然后我向妈妈建议,在尊重宗教教义的前提下,也需要保证孩子有科学的性知识的输入,建立健康的性价值观念,懂得怎样关爱保护自己,所以,现在孩子六岁,可以借助一些性教育的绘本,比如胡萍老师的《成长与性》系列绘本,在父母把握知识输入的程度下,和孩子一起来观察了解人体是怎样的,解除孩子对男女身体以及性器官的所有疑虑,这是一个统一的大原则。
这次课程后,我们深圳讲师团与一个台湾的全人教育机构开始洽谈课程合作。机构的负责人非常详细的了解我们的善解童贞系列孩子课堂和家长课堂的整体课程架构以及相关的内容。在谈到14-16岁孩子的课堂时,我们介绍了这个阶段孩子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应对社会环境以及媒体中的性信息以及预防艾滋病。因为这个机构中有强调基督教的教义,于是,负责人就向我们咨询课程中是否有强调婚前守贞的内容,我们答复是,在善解童贞的14-16岁课程中,我们会帮助孩子界定性行为的实质,以及发生性行为的后果,比如说当双方性器官已经发育成熟后,如果有性器官的接触就有怀孕的可能性;如果怀孕,有流产,会对未来婚姻育儿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性;性器官直接接触有传染性病的可能性;在双方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的前提下,发生性行为后分手,会有对双方造成心理伤害的可能性;等等,在与孩子探讨了这部分内容后,会进一步探讨如何管理青春期的性冲动以及青春期的爱情。所以当讲师与孩子们之间在信任和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讨论互动后,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清晰了这些问题的实质,都会更加珍视自己的身体,拥有了健康的性道德感,相信他们任何时候都会为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过后我们也思考了当性教育的课程遇到宗教信仰的情形,许多家庭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种类的宗教教义。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生理、心理发展都因循着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需要尊重和支持他们完成自己的发展,形成他们健康的普世价值观,构建完整的身心状态,从而拥有幸福的婚恋和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同时,他也更加能够理性和虔诚的选择自己的信仰。这是我们整个课程由始至终在贯穿的理念,也是善解童贞课程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