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保护孩子自由的灵魂和意志—力荐胡萍《剑桥男孩成长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杂谈 |
这本书里面,因为讲述了她和自己的孩子成长的故事,渗透着她的孩子成长价值观。从她描述的孩子引以为豪的西餐制作中,我甚至突然间明白了:是的,人们要找到一件自己真正陶醉其中并且享受的事情,是多么的珍贵。(想想我们周围的人,有多少人过得不太幸福快乐甚至有一些些无聊空洞,也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找到自己愿意为之陶醉和付出的事情啊!)
一直到了她写自己的孩子深受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和作文的禁锢之苦时,我内心那一股沉闷已久的惊雷突然响起来了!
“我冷静思考为什么他的阅读理解答案总是与标准答案不一样。根儿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妈妈,我无法揣摩老师到底要什么答案,我读了这句话,我的理解就是这样,为什么写出自己的想法就是零分呢?”……经历几番这样的思考之后,我内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再用老师给出的成绩评判根儿的语文水平。”
“一次语文期末考试后,儿子的成绩依然如故,阅读理解又是零分。根儿告诉我,有一道题是玻璃杯落到了地上摔碎了,要组一个词,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岁岁平安‘,根儿说:’被子都摔碎了,怎么是平安呢?‘他组的词与老师的答案不一样,结果得了零分。在我们讨论了这个组词的事情后,我终于做出了决定,我告诉根儿:‘以后你的语文成绩由妈妈来定,老师给你的语文成绩,我们只是稍作参考……”
“……在我们心中,早已经把老师给出的语文成绩与根儿的实际水平分离开了,甚至,我认为老师给根儿的语文成绩越差,根儿的思维被禁锢得越轻,独立思考精神受到的破坏越小。“
”在中国现行的传统教育体制下,语文成绩直接关乎孩子的升学,我与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能够考进好的大学。放弃语文成绩意味着每个阶段升学的极大压力,为此我也万分纠结。然而我想要的是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了成绩而放弃根儿的独立思考,对根儿人格的破坏是摧毁性的,我不甘心根儿独立思考的宝贵品质毁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在权衡了利弊之后,我坚持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决定牺牲语文成绩,因为成绩只是暂时的,保全根儿的独立思考精神,这将是根儿受用终身的优秀人格品质。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我的无奈之举,我盼望着学校能够在任何学科的教育中,保护好孩子的独立思考精神,这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
“【作文教学对根儿价值观的破坏】……我知道根儿的难处,他既想满足老师的需要,又不想写出假大空的文字,既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又担心老师给分太少……每次见状,我都会告诉根儿:‘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就是好作文。’但根儿诗歌不愿意成绩太差的孩子……虽然有我的支持,根儿还是尽力地迎合着老师的需要……甚至,在作文中开始胡编乱造。”
“……如果在几年的作文中长期编造事实,唯心地进行这样的作文,孩子学会了编造事实来应付家长和老师,为了迎合他人的需要而表达不真实的自己,长此以往,孩子的人格品质被建构成了阳奉阴违,孩子的内心再也找不到真实的自己了。”
201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