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读《善解童贞》,解析我的人生之一 —— 安全感

(2014-11-17 15:20:21)
标签:

转载

分类: 善解童贞讲师信息
这篇博文是善解童贞讲师方瑾关于自我成长的文章,在上一次的善解童贞阅读活动中,我在群里讲解了儿童时期安全感形成的过程,方瑾作为领读员负责胡萍老师十群的转播,在转播过程中,方瑾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深刻的反思。在方瑾的反思中,我看到了善解童贞讲师们在传播善解童贞理念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成长,谢谢方瑾!
   10月30日中午,吃完饭,抓紧时间回到电脑边,中午13:00-14:30胡萍老师针对全国的网友,在11个QQ群上有“共读”活动,我是转播员,也是我参加这类活动的第二次,这次的主题是““分房和断奶的安全感问题”。之前,已经看过几遍书里的章节,并且,为了能够很好地吸收里面的知识,还录了音,可以在洗碗、做饭、洗衣服的时候听,一边听,一边联想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现状。
    近几年,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开始关注到自己的一切对孩子的影响,注意到自己的安全感很差,恐惧心里很重,让我困惑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状?怎样才能改变、摆脱这种现状?开始有意识地寻找答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郑委老师的“教练型父母”的课程上过了,孙瑞雪老师的公益讲座也跟着去听了,Coco老师的PET“效能父母训练”的课参加了,郑立峰老师的杭州家排课也去了,都是很有收货似的回到了家里,似乎是明白了,可是,一回到家里,又困惑了。总的来说,我还是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走了几年,心里似乎清楚,似乎又有不清楚,很想让自己觉醒的快点,可是,仍然感觉糊里糊涂的。暑假带着试试看的心情参加了胡萍老师在昆明举办的第一期“善解童贞学生课堂教师培训”,没想到,在与胡老师以及各地来的同学们一接触,第一的感觉就是“落地了!踏实了!有根了!“,于是,又超出预期的参加了胡老师的”父母课堂教师培训“。这次胡老师的”共读“话题,让我非常感兴趣。
    13:00整,胡老师开始在网上发言了,我静静的等着,一边负责10群的转播,一边仔细的看着,品味着,联想着... ...惊叹于胡老师清晰的表达,精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关系,把我多年的困惑,一层一层的剥离开来,让我看的透彻!
    虽然说的是儿童的分房和断奶的安全感,可是,我的脑子不停的飞转的是我自己的童年和我的孩子的幼年以及幼儿园时期。
     当讲到“精神安全感的建构(Ⅰ级)”时,胡老师接着一句说到“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我们不难理解,一些父母给孩子充裕的物质,但不关注孩子,孩子的安全感依然建构不好。”的时候,我的心里为之一震,我非常清晰的明白,在我孩子3岁左右,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满足我自己的安全感,我拼命地想办法挣钱,忽略了孩子有3年的时间,当我醒悟过来的时候,孩子已经要上小学,给自己解包袱的同时,又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知识和认识上的不足,开始不断地到外面学习,可是,仍然是自己的心静不下来,平时,非常渴望有一个长的不被打扰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能够弥补自己的过失,可是,一旦和孩子在一起,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能融入孩子,常常不欢而散,并且,常常后悔自己刚刚的行为,常常下定决心,要改变,等下一次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又会犯同样的问题... ...
    当讲到第三级安全感的建构,孩子上幼儿园的安全感建构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离开每天都与自己在一起的父母或其他照顾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空间——家,来到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与一群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生活一天,孩子会焦虑不安,对新环境有恐惧感,担心妈妈送自己来到这个地方后就再也见不到妈妈,担心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与自己的关系,担心自己再也回不了家... ... 第三级安全感是孩子对远离熟悉的家和家人的环境产生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给予了孩子极大的内心力量。”此时,我的心跳开始加速,忧伤的情绪开始慢慢上升,我非常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场景,在一间大大的冰冷的教室里,我站在离门比较近的地方,我的妹妹(和我一起第一天上幼儿园)站在我的身后,默默的没有声音,我,大声地,气愤地对着我前面的几个老师吵着架,她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说着,我说要回家,她们不允许,我说“要把她们放到锅里都蒸蒸吃掉!”“还要把她们都捆起来!”“要把她们煮煮吃掉!”等等,我看到了在大门外(大门的上半部分是玻璃的,老式的有木头条加玻璃的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我气愤啊!可是,又没有办法!突然,我看到人群中,有一张熟悉的亲爱的妈妈的脸,猛然间, 我哭了,哭的非常的伤心,非常的委屈,可是,在哭的时候,再去寻找,妈妈的脸又不见了!... ... 就这样,我开始了上幼儿园,还记得,后来,向每位当时在场的,要被我煮煮吃掉的老师们赔礼道歉。记忆中,幼儿园仍然是冰冷的,老师们很可怕,不苟言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不知道姓什么,我自己给她取名“花老师”,因为她长的漂亮,可是,花老师从来不理睬我,也没有给过我好的脸色。曾经,最最难忘的,是我和妹妹计划“逃跑”,我们商量好,趁着午睡时间,我们假装上厕所,然后,逃跑!于是,我们俩在厕所蹲到腿麻,仍然没有勇气,这个时候,一位平时就感觉很厉害的老师(是幼儿园的管理者,现在看来是中层领导)也来上厕所,说了一句“还不回去睡觉?”就把我俩吓的“逃跑计划以失败告终”。还有,我和妹妹俩都长到很大了,离开幼儿园也已经很多年了,仍然经常做同样的梦:在一个阴冷的傍晚,我们在幼儿园的大门口,天色已晚,幼儿园里已经没有人了,传达室里好像还有一个人,那个人也一直没有出来,没有管我们,我们很冷,很害怕,没有人来接我们,我们不敢自己回家!等着小姐姐来接!然后,梦就醒了... ... 每每做到这样的梦,都会心有余悸,很难再入睡,心里也非常的恐惧不安,不舒服。
      想到这里,我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淌着。
      胡老师接着往下讲:“分离焦虑的过程就是正在经历安全感建构的过程。看到这里,那些担心孩子没有成长起内心力量的父母应该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力量了吧。内心缺乏力量的父母会阻止孩子对自己的“远离”,他们不相信孩子会有力量管理好自己,导致孩子缺乏内心力量”
      接着:“看明白这一段,你在孩子上幼儿园出现分离焦虑的时候,你好感到焦虑吗?”
      “谁带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给孩子独立””你们的焦虑会破坏孩子的内心力量,同时让孩子觉得离开爸爸妈妈这个世界不安全。“
      于是,我又联想到我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现在,终于明白我为什么那么紧张不安。当时,是听人说,要上幼儿园的过度班比较好,于是,在那年的暑假,把孩子送去,幼儿园里是两周换一批老师,第一批和第二批的老师对孩子还好,孩子回来家后的感觉还好,到了第三批,孩子的情绪非常差,哭闹的非常厉害,就是不愿意再去幼儿园... ...之后,我们就没有送去了,调整了一个多月,到了九月份,正式上幼儿园了,孩子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在闹,最后,我们都不能往靠近幼儿园的地方走,一靠近,孩子就闹的不行。情绪越来越糟糕,原来活泼爱说爱唱,一听到音乐就扭屁股的孩子,后来,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家里的电话铃声响,我们大声说话,都会让孩子吓得发抖。还有,孩子在幼儿园吃午饭,睡午觉,我们早上送,下午接,每天下午去接的时候,一出教室的门,就着急要解小便,小小的孩子,小便的量,有时胜过成人。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是孩子的肛欲期到了,还是怎么的,反正,很心疼孩子!就这样,幼儿园也不去了。我们办了“小豆豆活动室”,以非常优惠的条件,吸引大大小小的孩子来活动室里玩,我想,孩子们扎堆玩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这样,或许能让小米粒好起来。果然,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孩子来玩,好开心啊!小米粒也开始嘴巴不停地说话了,也开心了起来!一年后,我们实在没有财力支撑活动室了,孩子被安排到了另外一所幼儿园,这次入园比较顺利。
       胡老师继续发言,当我看到“第三级安全感是孩子对远离熟悉的家和家人的环境产生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给予了孩子极大的内心力量。”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闪现着我上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工作后的种种事情,一直以来的纠结,“为什么我那么害怕权威?”“为什么我那么害怕年长的人?”“为什么总是害怕别人伤害我?””为什么我即恐惧别人的同时,却又那么容易信任别人?“等等
       胡老师已经是一个很落地的人,很能让人亲近的人,在昆明,和胡老师以及来自各地的同学们一起吃、住、接受着培训,可是,我仍然感觉到有一堵墙横着,不敢逾越!不敢随便说话,害怕说错话。这些都是怎么了?
       我的舅舅前不久从外地来看我母亲,他就说到我小的时候,伶牙俐齿,就是嘴巴会说。可是,现在的我... ...
       明白了!没有安全感,就会产生恐惧!父母的恐惧也会带给我!所以,我处处是恐惧!我又会把这样的恐惧不安带给我的孩子!这也是在昆明期间,胡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的地方,她们鼓励我战胜恐惧!我也尝试着去做了,感觉爽!
       后面,胡老师继续讲“独立睡觉的安全感建构”
       并且指出:“在安全感建构中,我们看到了每一次孩子前行时的挣扎和痛苦,比如,离乳时孩子会哭的撕心裂肺,上幼儿的时候孩子会痛苦一段时间,这样的试课都是孩子在经历成长的痛,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挣扎,才能够完成更高一级的安全感建构,孩子才会获得成长,这种挣扎也称为成长的挫折。”
       这也让我明白了,孩子(包括我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一开始不愿意(比如分床睡觉),后来,又愿意,并且还要关上自己的房门。其实,分床只是人之初的开端,后面,有很多类似独立睡觉的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这,就是人的成长!懂得了这些,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害怕的?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来一个解决一个!只要不忽略,认认真真地度过每一天!
       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似乎回到童年,游走于我自己和孩子的童年,很多现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白,心里似乎通透了许多!
        感谢胡老师的”善解童贞课堂“和”共读活动“,让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让我的心胸宽广强大起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