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剑桥生活之十五——努力进取
(2014-07-07 17:10:15)
标签:
胡萍老师 |
分类: 记录儿子的成长 |
根儿进入大学二年级之后,与我们的联系很少,每个月的视频次数平均为一次,这让我很宽心,所以我也很少写根儿在剑桥的故事了,我知道儿子的特点,当他生活学习顺利的时候,一般不会主动联系我们,只有当他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就会有与我们视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我和孟爸放心地做作自己的事情,不为儿子操心。
在第二学年的学科中,根儿感觉到了学习药理学的困难,在选择这门学科的时候,我曾经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他:“当年我在医科大学上学时,最难学的就是药理学。”根儿说不用怕,他能够对付的。后来,根儿告诉我开始学习药理课程之后,他才知道药理学有多难,“我们之前上其它课程的大课都是300人左右,而药理学的大课只有不到50人,剑桥大学一些学院里,都没有设置药理学的选项,让学生不能够选择这门课,而一些学院里可以选择药理学,但当学生要选这门课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提醒学生要慎重,主要是这门课太难了,担心学生考试不能够过关,所以,选择药理学的学生才会很少。”看来,剑桥大学对于学生是很人性的啊!
然而,即使根儿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对于超难度的药理学,根儿还是非常头痛,要死记的东西太多,老师讲的课根儿很难有兴趣,甚至发展到根儿不去上药理课了,我着急地问:“你居然不去上课,考试不及格怎么办啊?!”根儿焦虑着:“上课也听不明白老师讲什么,去了也没有用!,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没兴趣啊!”我好像开始理解逃学的孩子了。
剑桥大学每学年只有一次考试,这次考试成绩就是学生一个学年的成绩,会被记入每个学生的成绩单。5月份开始,根儿着急了,开始主动与我视频,对于药理学的考试焦虑万分,担心考试成绩不佳,这次视频根儿谈了一个多小时,我一直保持倾听状态,我心里非常清楚他只是需要一个倾诉对象,虽然有朋友,但有些话只能够对父母讲,不可以对朋友讲,“妈妈,我将来希望在环境好一些的国家生活,所以,我的学业不能够差。”我告诉他:“尽力而为,只要不被淘汰出剑桥,保住在剑桥学习的资格就可以。”我想这样让他能够放松一点,第一学年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底线方式来帮助他的。“妈妈,你们花了这么多钱给我出国读书,我不是来剑桥混文凭的啊!”“好吧,我现在问你一句话,药理学的成绩会不会糟糕到让你退学呢?”“不会的”“既然如此,妈妈还是一句话,尽力而为!”“妈妈,去年我们学院有一个学生被退学了,他不上课,不完成作业,考试几乎交白卷,只能考出十几分的成绩,最后,被学校退学,但你知道他被退到了哪里去吗?他以前喜欢帝国理工大学,剑桥就把他‘退学’到了帝国理工,现在,他在帝国理工大学学习成绩还不错。”我听了大笑起来,这样的退学方式我们闻所未闻啊,这个孩子还真是被“挽救”了。
一个多小时的聊天让根儿放松了很多,我告诉根儿,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尽力而为的基础上,想好底线,把最坏的结果想清楚,接受这个结果,然后内心就会平静,然后才能够静下心来完成这件事情,而不会让自己患得患失。我们约好第二天继续聊天。第二天的聊天我明显感觉到了根儿放松的心境,他告诉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死缠在药理学里,化学也会被拖累,如果即使放弃药理,也可以守住不被退学的底线,用化学来拯救最后成绩,这个方案是可以的。我鼓励根儿,有一个笨办法来解决问题都比没有办法好,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吧。这次聊天之后,根儿没有与我们再视频,他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和考试中,虽然只有三门课,但每一门课都要考试几次。
根儿已经是成年人,然而,在有些时候,他也会遇到困境,也会求助,此时,他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提示,我很幸运,根儿一直可以把我当成自己的朋友和知己,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放松地真实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接纳,因为他是我的儿子!
6月中旬,第二学年结束,根儿从广州回国,我们在广州接他后,直接到了深圳,在这个假期,根儿将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习。昨天,根儿告诉我,学年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化学成绩为一等,药理学成绩不理想,综合成绩为二等上(每一等成绩会分为上下)“妈妈,我离一等成绩只差那么一点点啊!”我们笑着祝贺他过关!现在,我们已经非常理解根儿的“考试焦虑症”了,他总是对自己的学业要求太高太高,担心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所以就会焦虑,于是,我们就用最低的标准让他放松,调整一下期望值,他也能够获得我们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