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众里寻她千百度——为《你的4岁孩子》作推荐序

(2012-07-17 14:50:57)
标签:

胡萍老师

家庭教育

教育

分类: 杂谈


    一直以来我都拒绝为任何书写推荐序言,主要是觉得自己不够资格,怕写出来的东西被同行笑话,为此,也得罪了不少朋友,但我还是一直坚持我的原则。但是,当玉冰把《你的N岁孩子》介绍给我,并将《你的4岁孩子》文稿发给我看了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够平静,心里有一股冲动,于是乘着这股冲动,眼里含着泪水,一气呵成了这篇文字,然后告诉玉冰我的字写得太多了,她可以删掉一些,反正她看着办了。过了几天,玉冰告诉我她和编辑打算全文使用,作为本书的推荐序,非常感谢玉冰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对我的信任!   

    《你的N岁孩子》是美国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40年的研究成果,期盼着这套书能够早日与大家见面,现在《你的4岁孩子》已经出版上市,《你的5岁孩子》也即将出版,在此,为年轻的父母们推荐这本书。

    以下是我为《你的4岁孩子》写下的文字。

 

众里寻她千百度

    每一个做了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对孩子成长负责任的好爸爸或好妈妈,我也不例外。当儿子的生命还蠕动于我的体内时,幸福的同时伴随着我的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

    孩子出生了,他躺在我的怀里,吸吮着我身体流淌的乳汁,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和我对视着,充满了对我的信任和爱,而此时,我却感到了一阵恐慌——我该如何去爱上天赐予我的这个宝贝?我懂得要给他吃母乳、要保护他的安全、要尽其所能地给予他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不懂得在他每一个成长的阶段,会出现怎样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些心理发展会让他呈现出怎样的行为,我又该如何去帮助他完成这些发展的过程。比如,他现在才3个月大,他的精神需要是什么?我是否应该让他吃手指?在他六个月大的时候,他会出现怎样的行为?他4岁的时候如果与小朋友打架,我该怎么来处理……,我感觉到做一个好妈妈有些力不从心啊!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真的开始吃手指头;他去到幼儿园的第一周就和小朋友打架了,脸上还被抓出了血痕;他开始追着我和先生的屁股不停地问问题,这个世界有太多他不明白的东东;他拿起剪刀给自己的头发剪成了朋克状;他在幼儿园把大便解在裤子里憋上一天,我们不明白他为何不去洗手间;他开始说“屁股”“臭大便”,反复地说,我们越是阻止他越说得开心;他开始邀请幼儿园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而且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带小朋友回家了;他开始对文字感兴趣,家里的任何一本书以及大街小巷的每一个门牌和挂着的标语,他都要求我们认真读给他听……

 

    因为不懂得孩子,所以我们会犯下很多的错误。比如,当他的脸被小朋友抓出小小的血痕时,我告诉他:“如果谁再靠近你,你就还击他!”当天,老师给我们反馈是:“你的孩子怎么了,小朋友才靠近他,他就出手抓人家的脸,他以前不这样啊!”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但问题在哪里,我不知道。

 

    当我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后,开始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到书店里去买书看,然而,十七年前的书店里,教育孩子的书种类非常稀少,唐诗和宋词外加名人教子语录,这些书籍无法帮助我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无法也无法让我学习到正确的应对方式,于是,我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着孩子成长的生命规律。

 

    在孩子15岁的时候,我才接触到了教育的核心,才开始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完成每个年龄阶段的生命发展任务,可是,我的孩子却已经15岁了啊!他成长的最重要的时期被我错过了,那种因为错过的心痛感觉让我在许多个夜晚不能成眠,我们和孩子都无法重新来过,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现在,孩子已经20岁,即将离开我们远赴英国上大学,从我明白错过的那一刻起,我没有再错过孩子的成长,这五年是我弥补自己缺失的五年,感谢上天给了我五年的机会!

 

    有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有了我对教育的研究和感悟,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年轻的父母们做点什么,让他们不再重复我们的错过。这些年来不断地接触、体验和思考新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寻找着能够给父母们带来更好帮助的书籍,但是,一直没有这样的书入我的眼,直到玉冰把这个宝贝带到我的面前,她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而不得的宝贝吗?!

 

    这是一套研究从1~14岁孩子发展规律的书,一群严谨的学者们用了40年的时间来研究每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规律,并给父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应对方法。虽然我国也有很多研究教育的机构,但是,我们缺乏对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科学严谨并能够持续40年之久的研究,这套书能够弥补我们的缺陷,给我们的研究和帮助父母养育孩子提供最大的帮助。

 

    虽然东西方存在文化的差异,但是,在人类这个物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上,存在的差异不会太大。比如,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孩子们都需要在妈妈肚子里怀胎十月才出生,一出生就能够吸吮、出牙的年龄大致都在4~6个月、都会在一岁左右走路、都能够解读成人的表情、都会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出现相应的敏感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父母,都希望在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来帮助孩子成长,都希望孩子具备善良、责任、自律等优秀的人格品质,都需要具备帮助孩子建构健康人格的能力,由此,这套书能够帮助到中国的父母们。

 

    假如,在我的孩子刚出生时,我就能够看到这套书,我就有信心做一个好妈妈,因为,我会了解孩子当下的生命发展会出现怎样的行为,我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帮助,让他能够顺利完成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同时,我还会预见孩子在未来每一个年龄阶段生命发展的方向,我会提前做好心理和物质的准备。虽然,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只能够成为一个“假如”了,但对于这套书的拥有者来说,这是真实可行的!

                                                                                                                                                                胡萍

                                                                            

                                                                  2012年4月26日于深圳

 

 

 就是这本书,当当有众里寻她千百度——为《你的4岁孩子》作推荐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