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2011-02-08 11:50:14)
标签:

厨艺

胡萍

家庭教育

教育

分类: 记录儿子的成长

    儿子的厨艺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儿子每次做厨艺的时候,就认真得如同科学家做研究一般。

    最早的模仿从4岁开始,朋友送给儿子一本做西餐的书,图文并茂,我们没有刻意让孩子学习厨艺,当儿子看书后来了兴趣,于是照着书中的说明开始了操作,我所做的就是做他的助手帮助他完成烤制的蛋糕,当时烤制的蛋糕很硬,他自己很喜欢吃,因为没有功利,只是觉得儿子只要动手做,结果不重要,所以我也没有对他的蛋糕有什么要求,每次在他的厨艺作品出炉是都觉得很满意,正是因为我的“不作为”,儿子的厨艺从来没有被我们负面评价过,由此兴趣得以保持。

    后来,从烤蛋糕发展到煎牛扒。那时儿子13岁。为了煎好牛扒,儿子每次都用表来控制煎牛扒的时间,同时观察火势与煎牛扒时间的关系,实验煎牛扒时是一开始用大火还是小火,煎牛扒过程中什么时间放调料,当切开牛扒的时候,牛肉的颜色应该是什么样的才是口感最好的……这个过程完全是儿子自己摸索和思考,已经脱离了模仿的阶段,我所做的就是为他提供资金购买他需要的进口配料。研制牛扒的过程中我只是作为旁观者或者食客。儿子对每一次出炉的牛扒都会进行总结,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会提出让我带他到高级西餐厅去吃一次牛扒,然后进行对比和总结,回家后继续研制。当时,我们生活在成都,一个大超市中有品质很好的生牛扒,还有儿子需要的进口调料,这些条件满足了他当时的研究欲望。现在,儿子从网上学习到更多的做牛扒的技术,每学习一项,他就会立即买来原料开始实验,现在他做牛扒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还能够做各种味道的牛扒,也有了配菜,更讲究摆盘的美观,我最喜欢吃的一款是红酒酱菲力牛扒。

    对于面包的制作,儿子一直精益求精,要做出法国面包大师级的水平。面粉一定是进口的没有经过漂白的好面粉。从揉面开始,揉面的方式、面团的手感、发酵的过程、面包的造型、烤制的过程等,每一个过程都是按照他的高标准来进行。比如揉面要朝同一个方向,面团揉好后手感要达到他的标准,曾经发生过不达标后面团被扔掉的情况;发酵的过程中要给面团喷洒水,喷水的器具是喷头发用的那种小喷壶,喷水的时候不是直接将水喷在面团上,而是先喷在空中,然后在水雾落下时用面团来接住,发酵的时候将面团放进烤箱里进行,烤箱里要放置一个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烤制的过程也要喷水,使面包的颜色更美……还有更多的细节,制作面包的每一个细节在儿子那里都必须是达到他的要求,他在掌控这些细节的时候如同一个科学家在精心进行自己的实验,全身心投入!

    在深圳,每次在晚上烤制出来的香脆面包,到了第二天早上,面包的皮就变软了。我的解释是深圳空气湿度大,所以,面包皮吸收了水分,变得不脆了,儿子不相信这个解释。他经过多次实验,到网上查找资料,改进面包的配方,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提出到五星级的酒店去吃自助餐,我知道他是要去找灵感了。在五星级酒店里,他专心地研究着自助餐提供的各式面包,他发现这些面包的皮有薄又脆,“为什么这些面包的皮比我做的薄,为什么没有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变得不脆呢?”我说可能是下午才烤制的吧,儿子依然不满意这个答案。他认真观察和品尝面包后发现自己的面包配方有问题,从自助餐厅出来后立即回家,激情四溢地开始做面包,这次他又改进了配方。夜里12点,面包出炉了,这次自助餐厅的灵感的确让儿子的面包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第二天,面包皮还是变软了,他开始接纳空气湿度对面包皮脆度的影响了,这几天在昆明过假期,他仍然在思考面包皮变软的问题:“昆明的空气干燥如果我的面包在昆明应该不会变软吧!?”我告诉他可以试一试,但儿子没有动手,他认为家里烤箱太小不符合他的要求。

    儿子做的水果馥兰焙是一道很好吃的餐后甜点,这是他从网上学习后,经过自己的改进做成的水果甜点,味道醇厚,也是我的最爱。做馥兰焙时需要用白兰地酒点火烧制,白兰地的量要适宜才能够使馥兰焙的汁稠度合适,刚好挂在水果上,这样,入口的时候感觉就很爽,这是做好馥兰焙的关键,如何做到放入适宜的白兰地也是儿子精心研制的过程。

 

   水果馥兰焙的制作:点火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烧制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美味的草莓雪梨馥兰焙,浓浓的汁挂在草莓和雪梨上,配以进口黑橄榄和新鲜的薄荷。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蛋糕、牛扒、各式面包、意大利面、水果馥兰焙、冬荫功汤、意大利菜汤、罗宋汤、海鲜饭、美味特制大海虾、傣味海鲜……每一种菜的制作过程都是儿子科学实验的过程,都经历了从不满意到满意的过程,这让儿子越来越坦然对待自己的不成功,在这些过程中,他愉快地坚持着自己的科学实验,一旦菜品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他会开心地一笑,然后开始下一种菜品的研究。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为达成自己的目标做好每一个细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这些品质正是一个人科学精神的体现。对于从小爱思考爱动手的儿子来说,我们家庭里没有供儿子做科学实验的实验室,学校里不能够满足孩子的思考和动手欲望,我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条件来保护他的科学精神,而厨艺正好弥补了我们家庭和学校的这个缺陷,将儿子的科学精神保护了起来。

    我们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的很多品质是培养出来的,比如专注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科学精神等等,而我认为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有这些品质和能力,只是父母不懂得保护孩子的这些品质,在孩子发展这些能力和品质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孩子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从而,让孩子把这些品质和能力丢失了!

    孩子来自生命本身的爱好能够帮助孩子获得生命的幸福感,如果成人没有功利心,让孩子自然地经历着其中失败的沮丧和成功的喜悦,我们只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力帮助他,孩子就能够从自己的坚持中获得生活中的许多真谛。但是,孩子的爱好一旦被成人的功利心利用,比如,孩子的厨艺目的是为了参加比赛,为了获得级别,为了高考加分,为了父母的面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内心的愉悦,爱好就不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感了!

 

羊角面包的制作中,儿子全身心投入了这项工作,乐在其中!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加工已经发酵好的面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要作出很标致的羊角,需要用心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做好的羊角等待后期的一系列加工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喷洒水的方向是朝天,从天而降的水雾飘洒在羊角上,让羊角更滋润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在羊角面包上涂刷一层鸡蛋,能够让面包的色泽更漂亮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调整烤箱的温度和湿度,烤箱中白色的东西就是温度计,这是在进行最后的发酵阶段,温度和湿度的恒定很重要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烤炉中的羊角面包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出炉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最后的装盘也是儿子亲自完成,他一丝不苟,生怕不小心弄坏了完美的羊角面包。
厨艺给儿子带来的成长之四——科学精神的建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