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之三——学校的小厨房
学校有一个专门为外地学生周末用餐准备的小厨房,每到周末开放。这个小厨房没有老师管理,也没有厨师做饭,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饭的地方。学校为学生准备了锅碗瓢盆和电磁炉,学生要自己准备盐巴酱油米和做菜的所有原料。
周末学校食堂关门,留校的学生只有叫外卖,外卖非常贵,儿子连续两周都叫外卖,花钱花得心痛。终于这周盼来了小厨房的开放。周五放学后儿子到超市购买盐巴酱油米等作料,准备自己做点可口的饭菜。到厨房一看,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于是又只好外出吃饭,晚上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还在厨房搞卫生,我问他有其他同学参加吗?他说没有,只有他一个人,他要将厨房做干净后明天开火。
周六儿子开始做饭,上午到附近的菜场买了牛肉、洋葱、姜,还买了蔬菜。12点的时候打电话问我:用电饭煲煮饭时米与水的比例如何,我告诉他一比一。一点的时候来电话说他开始吃饭了:“妈妈,我炒的洋葱牛肉好香啊!蔬菜我是白灼的,也很好吃啊!”下午儿子到市场买了一斤虾,自己饱餐一顿。
儿子对饮食很讲究,这个“素质”不知道从何而来!小的时候还好,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吃猪肉了,理由是猪太脏,又胖,吃了猪肉也会像猪一样。有朋友一起吃饭,看到我们在艰难的点牛肉菜,还以为我们家是回族。在四川生活了7年(不算小时候),吃过1~2次火锅后就再也不进火锅店,他的理由是火锅太油,吃法也不健康,坚决抵制。弄得我想吃火锅的时候就先把他的饭菜做好,然后我再约人去体验火锅的爽辣。四川有很多我喜欢的美味,泡菜是我的最爱,每次吃饭我都要有泡菜,还有香肠,当然是自己做的那种香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儿子也是从来不沾。他的理由是腌腊制品不健康,不能够吃!这些理由很正当,我们没有理由来驳斥。他对蔬菜的做法要求很低,只要开水煮一下就可以了,不用油,只放点盐。在成都读书的日子里,为了他的一日三餐,我请阿姨,或者我自己动手,最后黔驴技穷,阿姨无法继续工作,辞职走人。
食堂的伙食没有学生能够满意的,这是规律,众口难调嘛。到深圳读书后儿子一直抱怨食堂,我告诉他:你对饮食的要求太高,还是下调一下,猪肉也吃点,为了健康,吃饱为大。我和老公一致认为:现在是开始由环境改变他的时候了。我们家不是贵族,也不是有钱人家,所以该受的罪你还得受,该吃的苦还得吃,在这样的环境下,得自己想办法适应!于是儿子调整自己,平时吃学校食堂,周末自己动手,好在他在家里已经练就了厨房手艺。
作为父母,孩子吃不好,我们心里还是很疼。老公着急,要我考虑一下是否到深圳陪孩子。我告诉老公:每个孩子都有心理断奶的时候,我们就正处在这个时候,我们会难受,孩子也会难受,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食堂我吃不惯,第一次在食堂吃的菜是炒藕片,不会吃就倒了饭菜,后来就什么菜都能够吃下了,因为不吃要饿肚子啊!离开都江堰到重庆,哭了两个星期,要回都江堰上大学(都江堰可没有大学啊!),心理断奶是早迟都要过的一关,儿子现在是时候了,适应后他会好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狠心狠心再狠心!
在电话里问儿子:再让你选择成都读书(在家吃饭)还是在深圳读书,你选择哪里?“我选深圳”
今天上午天气很热,儿子到黄岗公园采集植物,是生物课的作业,采集回来的植物要粘贴在作业本上。他告诉我选修的生物课很难,主要是英文有很多专业词汇,又长又难记。
这周,班里的同学因为不满意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已经组织起来,写了很多条对老师的不满之处,同学签名后准备交给校长,要求换老师。我问儿子签名了吗?他告诉我:我觉得老师和我们刚开始接触,需要适应,她有几次对我们的问题回答的不清楚,所以同学有意见,还有我觉得同学写的有些也太过了,所以我没有签名。我觉得儿子很宽容,也很理智。我告诉他:你可以与同学提出你的看法,先和老师交流,提出你们对教学的意见,给老师解释的机会,也让老师了解你们的需要,也许老师是能够做好的,只是她不知道你们的需要,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儿子不置可否,或许他还不能够理解,或许他不愿意介入这样的“是非”。老公说这所学校是有些不一样啊!在以前的学校,你不满意老师,你就走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