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不断的上调伤害了谁?
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不断的提高准备金率,目的是减少流动性,可是效果如何呢,应该说不明显,尽管准备金率已经提高到了可怕的程度,可是通货膨胀仍然在加剧,期待的房价没有降下来,期盼的工资也没有涨上去。
准备金率上调之后,银行减少了放贷的规模,直接受到冲击的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本来弱势群体就不容易得到贷款,收紧放贷规模以后,中小企业得到贷款的希望更加渺茫,银行本来就有嫌贫爱富的毛病,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不佳,其最大的贡献是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垄断行业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占有大多数的银行贷款,取得了不错的垄断利润,可是其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贡献呢,和中小企业相比就相差悬殊。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什么新鲜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们许多年,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问题还没有解决,而贷款规模的缩小,根本就断绝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希望,对于银行业来讲,对中小企业贷款是风险大,收益小,贷款前期工作麻烦不说,而且出现坏账容易显露,毕竟中小企业池小水浅。银行更喜欢贷给拥有垄断性质的大企业和房地产公司,毕竟给这些企业贷款不容易出问题,终身追究责任让银行工作重心偏离,把责任放在了第一位,不出事为首要目标,项目好坏到成了次要的事情。准备金率的提高,正好为银行减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了借口,没有规模如何放贷。
垄断行业的大企业贷款并不会受到准备率提高的影响,因为他们平时就不需要多少银行贷款,银行收紧放贷,它们可以凭借垄断地位向用户“借”钱,供电公司收预付电费就是很好例子,如此此类的办法很多,而且与中小企业贷款不同,银行是求这些大企业贷款,为了能够给这类的大企业贷款,各家银行还竞争,给出相当优惠的利率。
房地产行业也不会受到什么冲击,银行在房地产已经投入了巨资,房地产出现波动对银行的打击更大,其不仅是给房地产商贷款,而且许多企业的贷款抵押资产也是房地产项目,房价别说降五成,就是降三成,房地产市场也会把银行拖垮,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例子,因为房价如果降到那种地步,经济肯定已经出现崩溃,谁还去买房子,谁又能够有能力去买房,对房价下降,银行比房地产商更紧张,因为房地产商的钱都是银行贷出来的。
对中小企业而言,电价要上涨,工资要上涨,原材料要上涨,而银行收紧贷款之后,财务费用也要上涨,银行不贷款,只能从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利息就要高的多,不贷企业停,而民间借贷可能让企业陷入高利贷的困境,最后可能也是被榨干而死。为了生存,只能压榨工人的工资,而工资不涨,就会遇到招工难的问题,让中小企业陷入死局。
如果中小企业都不能生存,就业压力就会到来,国家提高工人工资收入的承诺就会成为水中望月,消费拉动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政府期待的经济转型也不可能实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