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股市评论证券市场政策法规爱在中国行 |
分类: 财经评论 |
低迷的股市期待管理层转变观念
--完善股市的制度和加强监管是走出低迷的基础
股市的连续下跌让股市中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十分恐慌,周三随着股指的几次跳水,沪指跌破2700点,且最低下探至2656.61点,虽然临近收盘市场出现一波反弹行情,成功收复2700点,但是仍然不能给精神上遭受沉重打击的股民以安慰,2700点和去年的高峰6100多点相比,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股市跌到这个程度,许多股民已经没有了过高的奢望,现在他们最想知道的股市是否跌到了底了,股市是否还要继续下跌,而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明确回答,更没有人能够负责任的回答,因为股市的最大诱惑就是其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的股市更是变幻莫测。
虽然人民日报等等官方媒体最近一直为股市鼓气,认为中国股市的下跌是非理性的,虽然许多专家也分析目前的股市很有投资价值,可是股市就是不争气,因为股市中投资人没有信心,因为他们看不到股市投资的价值与希望。
股民投资股市是为了让资产保值增值,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增加资产性的收入(国家倡导的),可是我们的股市没有给股市中投资人增加资产性的收入,而是让其资产大幅缩水,同时投资回报也少的可怜,我们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吝啬鬼,给股民的分红还不如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甚至许多公司还不分红。中国股市的特点现在是资产缩水、收益不给,因此,中国的股市投资人可能也是最没有保障的投资人。
股市有风险,投资人都知道,风险应该是主要是选错投资对象和选错购买时机,可是中国的股市中有没有值得信赖的投资对象,什么价位购买是合适的,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因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是让股民最伤心的公司(套牢的股民最多,让股民遭受的损失最大),许多去年发行的大盘蓝筹现在都相继破发,让投资人如何判断投资价值。
世界经济出现滑坡,全球的股市都受到了影响而下挫,但是多数的国家的股市下挫是理性的,是和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是相协调的。而中国股市的最大的问题是下跌非理性,同时股市的波动也股市也完全脱离宏观经济的发展,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股市制度建设不完善和监管滞后,资本市场的管理层不是为投资人的利益着想,而是为了让上市公司能够在股市中圈钱以帮助上市公司解脱困境或者做大做强,太平洋证券上市和一些大盘蓝筹的上市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所以,中国的股市改变现状,资本市场的管理者观念必须改变,就必须把管理的出发点加以调整,以的维护投资者利益为宗旨和第一要务,在维护好资本市场中投资人的利益基础上,才能再考虑其融资的功能。同时加快完善股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的透明度也是当务之急,是股市走出低迷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