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的涨跌看“机构”

(2007-09-09 17:19:13)
标签:

证券/理财

理财

股市

股票

财经

经济

评论

杂谈

分类: 财经评论
 
                   股市的涨跌看“机构”
                        ----警惕“机构”对大盘股指的操纵
 
      据证监会的一位主要领导讲,当前近8万亿元流通市值的44%被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三年前提高了24个百分点。听到这个数据我们不知道是喜是忧,说是“喜”,就如一些专家说的那样,这是股市成熟的象征,因为机构都是“专家”操作,盲目炒股的现象可以得到遏制;讲到“忧”,这些机构已经有能力操纵股市的涨跌,如果是这些机构联合操作股市,那么股市的涨跌就会由这些机构“垄断”了,对于股市的中小散户股民则是一场受难。
      实际上,人们对这些机构“垄断”股市的担忧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人们之所以有这种担忧,一方面是机构中聘请的理财专家们的人品素质还不足以让人放心,在“诚信”还不那么值钱的中国股市中,难免他们当中有人会见利忘义,为追逐高的效益而投机炒作股市,另外就是我们股市的制度还不健全,对机构的投机炒作还不能有效的监督和制止,最近中国证监会出台的对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认定标准,实际上也间接证明了目前这种现象的存在。
      机构投资者应该比散户更理智才是,他们应该以投资为目的而进入股市,他们应该比普通投资者更注重企业的业绩和发展评估,从价值评估中寻求有价值的股票持有,从持有股票企业的业绩发展中获得他们的投资收益。可是现在许多机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聘请的理财专家们耐不住寂寞,寻求价值投资没有“炒作”股市赚钱容易,尤其是我们的股市在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上还存在许多的漏洞,让机构进行投机炒作成为可能,虽然证监会最近处理了一些违纪的证券公司,为防止一些机构进行违法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又出台了明确的认定机构违规操作的办法,但是这些规定的出台对于一些机构的理财专家们又能起到多大的威慑作用呢?
       中国股市的换手率相对于成熟的股市高很多,说明股市的投机炒作的风气还是很浓,许多股票投资者以炒作股票为主而不是为长期持有,人们都想高抛低吸赚取“差价”,可是“差价”又是谁能够提供的?
       人们只有在股票的大涨暴跌中才能取得“差价”效益,而具备操纵股票涨跌能力的是那些强大资金实力的机构,尤其是这些机构达成一种默契时,股票的涨跌已经与股票的实际价值没有关系了,只是成为大家“炒作”的棋子。
       现在股市中,一些机构人为操纵股指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一些机构通过对大盘指标股的炒作不断带动股指的攀升,同时也吸纳不少的散户进市,为股市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虚拟价值(对应的就是股市泡沫),为机构们赚取“差价”创造了条件,股市一跌,许多投资者的资金和虚拟资产就会消失,尤其是高点位进来的投资者,只能为股市做贡献了,而赚钱的是那些已经出手的机构投资商。当然玩火自焚也是有的,机构投资者也不是一家,默契并不是合同,风险对他们也是一样存在,所以证监会的风险教育首先给机构投资者讲,也说明监管者已经看到了目前股市中存在的问题的风险,机构投资者的钱也不是他们自己的,也是国家或者是多普通老百姓手里筹集的。
      普通的股民更应该明白股市的风险,不要沉醉在“黄金牛市”的美好预言中,不要被那些机构及股评专家所忽悠,股票都是有价值的,离开了其自身的价值就存在风险,而判断其价值高低是企业本身而不是外来的推力,物以稀为贵的经验用于股市是存在风险的,投资还是为了收益,炒作起来的股票价格早晚要回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