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看市博客排行炒股炒股博客股票名人博客经济时评 |
等,再等,为避免发不出来,一直等到市场走好了,一推再推延后发行的中国交建上周才姗姗发行了。
早在去年9月份就已成功过会的中国交建,其最初设定的发行规模为35亿股,拟融资规模也达到200亿元之巨。
尽管中国交建最后不得已采取了缩量又缩价的“双缩”发行,发行数量不超过16亿股,融资额不超过50亿元,发行价格为5.4元,融资规模大幅缩水了四分之三,还是遭到了机构的冷遇。
中国交建的网下申购出现了1.02亿股“无人认领”,最终主承销商吃不了兜着走将其包销,从而成为2005年实施IPO询价制度以来出现主承销商包销的首例。
承销商包销中国交建1.02亿股给市场带来了哪些信号:
首先,承销商包销或成为大股东。
严格说来,没有一个承销商愿意包销股票,因为一来要拿出高于承销费N倍的真金白银给上市公司;二来主承销商包销部分要锁定3个月,这其中蕴藏的市场风险不言而喻。
在这之前亦有众多承销商因承销增发而被迫包销,最终因市场长期低迷而巨亏割肉出局。
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共有100家上市公司增发融资,其中76家定向增发,24家采用网上网下定价发行方式,13家公司的承销商陷入包销困局,13家公司的增发余额包销中,几乎百分之百套牢。
2011年7月20日,由于参与中天科技增发的网下申购的机构寥寥无几,主承销商海通证券包销4113万股,约占发行总量的58%,因此成为中天科技的第二大股东。
按照中天科技23.80元/股的增发价格计算,海通证券浮亏9.79亿元。
刚刚结束公开增发的金发科技,主承销商就包销了37.5%,套牢资金9亿多元。
承销商因包销配股余额成为大股东并非个案:因包销湖北宜化946万余股,宏源证券成为湖北宜化的“第三大股东”,而西南证券因包销配股余额一举成为巨化股份、大商股份和明星电力三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中国交建3个月后是“香饽饽”还是“铁坨坨”?包销是否也成为大股东任何人也不能预测。这也表明,包销商不是包赚不赔,中国未来的IPO将逐步由市场决定,新股发行承销商要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了。
其次,有平抑新股高价发行的积极作用。
过去巨额的IPO与再融资压得A股市场难以喘过气来,由于抽血不止,资金面告急,随着越来越多基金申明不再参与IPO询价,网下申购也从抢手抬价,变成缩手压价。
新股发行之所以“三高”大行其道,与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包赚不赔有关。
这次中国交建IPO承销商不仅包销1.02亿股,锁定资金约5.5亿元,还促使上市公司“双缩”发行,不仅降低了发行市盈率,发行市盈率10.59倍,创了近年新股发行新低,同时也降低了上市公司圈钱的“胃口”,使原准备圈200亿元降低到不到50亿元,不仅使超募不见了踪影,还使承销商承担了相应的风险,也使资本市场扭曲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一定校正。
同时,也为大盘股发行像国际股市那样引入绿鞋机制创造了条件,使网下“无人认领”的股票,回拨到网上发行,使网上中签率提高。
综上所述,承销商IPO被包销,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让更多的承销商吃不了兜着走,绝不是一件坏事。